我認識很多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小資族,跟他們聊天後才發現,許多小資上班族的心情寫照:「每個月不知道錢到底花哪裡去了,究竟買了什麼東西,怎麼樣也想不起來、說不清楚⋯」。那麼,究竟為什麼愈想存錢、想要更省,愈是存不到錢?
根據人力銀行yes 123最新調查,青年勞工35%呈現財務赤字,受疫情影響,零存款比例今年更是創新高。「39歲(含)以下」的人現階段個人名下的總存款,平均只有13.3萬元,也略少於去年的13.6萬元,以及前年的17萬元;在這年齡區間,僅有1.4%人的存款是在「一百萬元(含)以上」。其中甚至有19.1% 表示,自己是「沒有存款(0 元)」,比例破紀錄。
沒有雄厚財力背景的小資族,如何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早日實現財務自己的夢想了?工作雖能帶來成長充實及成就感。但充足的財務準備,讓你有機會不用再看老闆、同事臉色。而究竟該怎麼投資理財,才能達到財務自由?
退休人生 : 被動收入 > 基本開銷
創業家薩巴帝爾,在其著作《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中,把存錢看成是對於未來自由的投資,強調花錢的當下,就是放棄了這些錢在未來可買到的人生自由。
薩巴帝爾解釋,我們以為花錢是可以「獲得」東西,但實際上,我們把錢花掉(而沒拿去好好投資)時,其實是從自己身上「奪取」。我們奪走的不只是「為了賺這些錢所花的時間」,更有「未來這些錢能買到的自由」。
小資族如果想擺脫窮忙族,必須積極理財:開始「存錢+ 儲蓄」是為自己儲存緊急備用金,而學會「投資理財」則是讓自己的資金膨脹,在通膨的壓力下維持一定的購買力。
一般小資族錯誤的金錢觀念當中,總是習慣將每月開銷花完後,有剩餘的錢才拿來「投資」與「儲蓄」,現在起必須將順序顛倒,每個月扣掉必要開銷後,先將一定比例(可以參考老師的631理財法)的收入拿來儲蓄、投資,最後有多餘的錢才來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
美國財務自由大師錢鬍子先生(Mr. Money Mustache),就用存錢率細算了一個多少年可以退休的表:
存錢(儲蓄)率 = ( 收入 - 花費) / 收入
你會發現,如果你的存錢率10%(薪水存10%) 要51年才能退休,存錢率20%要37年,存30%要28年,存40%要22年,存50%要17年,而如果能存60%,大約12.5年就可以退休了(請參考下表)。


存錢率越高這樣可以保證每個月都有一定的金錢能夠用於讓資產累積的投資工具。
而投資越早越能累積財富,我們另外舉例如果將每月2萬元的薪水存下來,1年便可投資24萬元,20年後本金為480萬元。若這筆錢每年投入全球股市,以上述MSCI全球指數5.86%年化報酬率來看,20年後這480萬元將成長為830萬元!
愛因斯坦曾說「時間+ 複利的威力比原子彈還可怕」;時間帶來的複利相當可觀,不管是理財或投資,愈早開始就愈能享受到甜美的果實。
尤其是對於沒有富爸媽的年輕小資族,及早學會投資理財,好好規劃你的財務,朝著早日財富自由的目標前進。
財富自由的意義對我們來說,不只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心靈上的自由。當你開始不被固定薪水所綑綁,你可以有更多「你決定想做的事情、喜歡的事情」,不用為五斗米折腰,當你懷抱著熱情從事自己所愛、擁有一切的時間掌控權,你的人生也會開始不一樣了。
作者介紹|Dr. Selena 楊倩琳 博士
Dr.Selena楊倩琳,上海財經大學博士與英國University of Surrey碩士,現為易飛網集團策略長及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副教授。
Dr.Selena為新一代小資理財教主及平民投資天后,自創三高好老公選股術並與Money錢團隊合作開發好老公選股App廣受小資族喜愛,成功提供小資男女簡單及正確的理財方式,曾輔導過超過千位以上23K小資族,每年收入提升30%以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超強懶人投資術──聰明買ETF,年年賺30%:跟著Dr.Selena投資ETF,從每月3000元開始,讓你輕鬆致富!》(原標題:早日財富自由,贏回人生選擇權) (相關報導: 散戶想買成長股,如何挑選優質標的?內行人用一檔個股完整解說,想賺錢2件事一定要觀察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焦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