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膝痛者的建議
接下來要列出膝蓋痛相關的迷思,並給予有這些想法的人一些建議。
● 動了會更痛,所以就不動了
肌肉不動的話會愈來愈僵硬,隨著年齡增長會益發惡化,膝蓋也會變形。但是有効的運動有助於避免疼痛,所以請努力學會正確的運動方式吧。
● 窩在家中靜待疼痛消失
不管怎麼動都會痛,所以靜靜休養的頻率就會愈來愈高對。由於剛開始要運動患部是最痛苦的,所以可以先抬起腳趾執行足部收束,喚醒身體後側的肌肉吧。事後往往會發現患部更易於運動喲!請各位實際體驗「這麼做就不會痛」的感覺吧。
● 戴護具避免動到患部
護具與運動貼布能夠固定不安定的膝蓋,所以很適合「必須大量運動的日子」,有時還會看見隨時戴著護具的人。但是最終目標是沒有護具仍可自由行動,所以請不要擔心,適時脫掉護具打造能夠自由行動的身體吧。
● 會痛所以拖著腳走路
不得不的時候也沒辦法,但是長久持續就會導致身體失衡,到處都很僵硬容易累。所以從「後腳跟」到「腳趾」都要學會正確使用方法,並以踢的方式正確走出每一步。
● 總是懶洋洋地以腳掌拍打地面的方式走路
缺乏起伏的走路方法,容易讓身體疲憊。沒有運用腳底彈簧,而是讓整個腳掌承受地板的反作用力時,很容易因為衝擊力引發貧血(腳底或身體受到衝擊會導致紅血球損壞,進而造成貧血)。扁平足的人通常有血液循環不良的問題,所以日常請注意別懶洋洋地以腳掌拍打地面的方式走路,同時也別忘了補充鐵質。
● 總是穿著平底鞋反而造成腳痛
有些人長期穿有跟的鞋,容易有小腿肚肌肉(腓腸肌、比目魚肌) 短縮的傾向,其中還有些人躺下時腳背會完全伸直。這樣的人會基於「健康」考量突然改穿平底鞋,結果反而引發疼痛。這邊請改穿緩衝機能佳的運動鞋,並執行伸展小腿肚肌肉運動,來強化抬起腳趾的力量吧。
● 覺得醫師會負責治好
要指望骨科等醫院考量足型、腿形、走路與身體習慣等提供建議,其實是非常困難的,這些醫師甚至也沒時間依個人狀況指導適當的運動方法。所以經過鏡子或櫥窗時,請觀察自己的姿勢與走路方法吧,發現姿勢出現老態時就趕快執行本書的運動吧。
● 膝蓋會痛,所以起身時都會彎起腳趾,以抓住地面的方式站起,甚至認為腳趾必須用力彎曲壓向地面
各位想必認為這麼做很安全對吧?畢竟沒有人談過這件事情。但是彎曲腳趾會導致足弓塌落,使身體後側無法使力,反而將重心集中在膝蓋上。原以為安全的作法,其實會更加傷害膝蓋,所以站起時請伸直腳趾吧。
● 明明是O型腿或X型腿,卻只做膝蓋伸展運動
都已經膝反屈了,再繼續伸展只會造成惡化。O型腿與X型腿都是大腿往外旋轉的肌力有問題,所以請換成適當的運動,同時加以鍛鍊踢力吧。
● 因為膝蓋痛,走路時總是看著自己的腳
頭部很重,總是低頭不僅沒辦法讓身體後側出力,還會將重心放在膝蓋上,只會造成進一步的疼痛,所以請抬頭挺胸吧,不抬頭的話連臀部也無法施力。這時請搭配足部收束,以及拉動後腳跟似的運動吧。 (相關報導: 膝蓋痛靠4招伸展運動就能治好!日本治療師親身實證:10天就能擺脫疼痛 | 更多文章 )
● 膝蓋積水只能打針解決
積水遲早會被身體吸收,所以請先自行冰敷吧。用加了冰塊的水(0℃)冰敷20~40 分鐘,冷卻患部直到疼痛消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