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經緯觀點:拓展而非縮減翁啟惠院長對人類的貢獻

翁啟惠致立法院接受質詢(葉信菉攝)

2006年宣布翁啟惠為新任中研院院長時,我不知翁啟惠是誰。了解之後只知道他做醣分子研究,在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做教授而已。我既不懂醣分子,Scripps又不像Stanford那麼出名,也就把翁啟惠放到抽屜去了。後來因為工作關係,才知道Scripps醫院是全美最頂尖的醫院,暢銷書「超級食物-14種改變一生的食物」作者:史提芬‧普拉特就是那裡的眼科醫生,Scripps前後出過4位諾貝爾獎得主。

1989年翁啟惠準備從德州農工大學到Stanford做教授,受聘前到Scripps給個演講,會後就被Scripps留住,希望聘他擔任新成立的化學系主任, 翁啟惠婉拒行政職,只願意當講座教授專心從事研究,就留在Scripps了。 (翁啟惠的醣分子世界 科學人 2008.09)

當時我也不明白中研院為何找翁啟惠做新院長?他看起來一點都不起眼,像個鄉下老實人,任期上非常低調,從不誇自己多棒。後來居然有人看好他會得諾貝爾獎,讓我好奇想了解是台灣人自我膨脹?還是他真有本事?

醣分子

醣類的一般分子式為Cm(H2O)n,因為分子中氫氧比例與水相同,被稱為「碳水化合物」。醣類為人體重要營養素,分成四大類:單醣雙醣寡醣多醣。(CH2O)n為單醣;兩個連接成一起的單醣組成雙醣;寡糖普遍由3-9個單糖分子聚合而成;多醣由略帶修飾的重複單元構成。

簡單醣分子的化學式並不複雜,但是會隨分子連接不同角度,形成不同性質的醣類。例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6個碳原子的單醣,分子式相同,分子性質及功用卻不相同。

染色體、DNA、基因、蛋白質

染色體、DNA、基因、蛋白質都是一般人熟知的名詞,他們不僅控制細胞、生命繁衍;節控生命各器官功能及營養、排泄、調配…等功能;並且抵抗侵入之細菌、病毒;及應付外部環境之變化。

DNA好比藍圖,基因掌管特定功用,蛋白質、脂肪及其它物質形成具體生物構件,按照既定程序,從生到死井井有條運作。如果任何一環出問題,生物的生命就可能受到挑戰而死亡。

人類DNA序列已經存儲在網上資料庫中,任何人都可查閱下載,約有20,000-25,000個基因組。完整的基因至少含有數千個,甚至達百萬個鹼基配對,全部基因組約有30億個鹼基對,這些基因組控制人體蛋白質及其它分子的組成及生理作用。

生命體本身不一定知道DNA、基因、蛋白質如何運作,但現代生物學明白指出奧秘就在其中,所以它們常被學者廣泛研究。

雖然基因及蛋白質控制人類主要生理機制,但人體內有90%以上的蛋白質都和醣分子連接,醣分子與蛋白質共同影響人體最終生理功能。 (相關報導: 獨家》院士發起連署籲馬總統退回中研院長名單 項武忠:李遠哲長期把持 評議會已是「貪腐中心」 更多文章

分子生物研究巨人

醣分子早在赫爾曼·埃米爾·費歇爾時代,就已經可以合成多種糖類,了解葡萄糖及糖類普遍的立體異構現象,1902年費歇爾因對嘌呤和糖類的合成研究得到諾貝爾化學獎。費歇爾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也對蛋白質的組成和性質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首先提出並發現幾種胺基酸,並通過胺基酸合成蛋白質。但他在66歲時因為一個兒子在一戰陣亡,另一個兒子受不了新兵訓練自殺,自己也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