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章詒和在牢獄自學描繪反右鬥爭眾生相

章詒和撰寫《往事並不如煙》,讓世人看到反右鬥爭的地獄景象。(翻攝自章詒和臉書)

擁有許多讀者的作家往往是會說故事的人。但並非每位受歡迎的作家,天生就會說故事。很多時候,說故事是一種使命。

「我沒有別的本領,就只會說故事。」初冬的北京,章詒和在住家附近的星巴克接受我的採訪。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她擁有一雙比七十歲外表年輕很多的眼睛,眼神清亮銳利,彷彿能一眼把人看穿。

「我的家只有律師能進去」

那是北京奧運落幕之後。剛經歷傳統與現代的猛烈衝突,走進胡同,這個城市的歷史深處,觸目所及,到處掛上「拆」字,暗示一個時代要落幕了。但是,即將到臨的另一個時代又是甚麼?霧濛濛的霾害之下,疾走的人們臉上掛著迷惑。

在這些即將灰飛煙滅的胡同裡,人們開始尋找故事。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打開胡同的幽深大門,走出康同璧、儲安平、羅隆基、張伯駒、史良一個個從胡同走出來的最後的貴族,一篇篇美麗淒迷的老故事,迷濛了讀者的眼睛。

筆下人物豐富多彩,溫暖有情;章詒和本人卻有著冷酷的線條,像冬日裡老胡同四合院灰白的牆壁。她不大笑,用詞簡潔犀利;藏在眼鏡底下的眼神銳利如刀,注視我的時候,我感到微微的寒意。

經歷了天堂、地獄、人間三部曲

行前我打電話給章詒和,探詢是否可在她家中見面聊。多年累積的經驗,受訪者的家往往提供更多的線索與暗示,走進他們的家就像走進他們的內心。但章詒和冷冷回答:「我的家只有律師能進去。」她約了我在星巴克見面,同時強調,她不接受拍照。

「我這輩子,經歷了天堂、地獄、人間三部曲。」坐在咖啡館裡,章詒和簡潔地總結人生的三個階段。

章詒和的父親章伯鈞,是中國民主同盟(民盟)的創辦人。民盟是在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所謂的「第三勢力」。「民盟」一度被共產黨重用,章伯鈞歷任交通部長等重職。章詒和隨父親搬進北京一處擁有九十三間房的大四合院,開始她天堂般的快樂童年。《往事並不如煙》裡的眾多人物,也在這裡登場。

一九五七年,章伯鈞被打成右派,章詒和的天堂生活逐漸走向終點。文化大革命期間,章家多次挨鬥,章詒和更因日記中批判江青,以「現行反革命」的罪名逮捕入獄,掉進了地獄。

二十六歲的章詒和被送到採茶場,過了十年「永遠處於饑餓狀態」的牢獄生活。「我學會了扯謊、罵人、偷東西──這是監獄生存必需的能力。」她曾在懵懂狀況下做了告密者,害人被槍斃。

「我從關進監獄的那一天起,就立志要把『往事』都寫下來。」

《一千零一夜》(又譯《天方夜譚》)中的波斯王妃,為了躲過被國王處死的命運,在夜裡訴說一個個故事。章詒和說故事,也是為了對抗死亡的陰影。她筆下那些高貴細緻、像刻在青花瓷上的故事,是在監獄的漫漫長夜中誕生。

天堂往事沒留下隻字片語

章詒和與齊邦媛,是我所接觸的作家中,記憶最驚人的兩位。齊老師八十歲開筆寫一百萬字的《巨流河》,細細描寫一生中重要的每一天每一幕,人物的對白動作、場景物件描繪細膩,彷彿對照日記。但齊老師告訴我,她的日記早在戰亂中佚失,書中字字句句皆是她根據記憶完成。 (相關報導: 獨立荊棘路上有台庫情緣:讀《庫德的勇氣》 更多文章

飛官張大飛給齊老師的最後一封信,長達逾千字,書中一字字記得清楚,彷彿信就揣在身邊。齊老師說,這封信幾十年前便遺失,「但是,你看過幾千幾萬遍,每天每天在腦海中複述,怎麼會不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