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科技要連結金融服務是一大工程,主因是加入了資本市場供需以及投資人的多項因素,要能提升資產管理服務,我們需要從三方面切入,並了解創新的最重要關鍵,達到一個從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到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AI) 的目標。
浪漫一點說,整合科技與金融像極了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並期待一個愛情長跑後的雋永。金融的基因多以穩定為出發點,創新往往被歸為次要,相較於科技求新求變的態度,常常會讓人覺得這媒合相當辛苦,需要相當多的付出。
但今天我們就要來談談金融科技的服務該如何整合,就是要湊成這對好姻緣。
我們將資產管理的服務創新分為三大部分: 「策略」、「平台」、「產品」。由於我們在前兩篇的文章中 (林敬倫觀點:用數據科技找到獲利關鍵,創新金融新藍海,與林敬倫觀點:從數據連結到贏的策略),淺談到了金融數據科技是如何連結到投資策略,今天我們將直接提升到服務的連結,並且更著重在資產管理供需與投資人的連結。
「投資策略」的創新
投資者需要了解的是投資策略所能帶來的價值,而不是策略本身繁瑣的邏輯過程,因此策略的創新應著重在簡單明瞭的價值呈現。
首先,策略除了強化投資績效,更應追求投資的穩定性與風險控管,因此除了報酬的指標,策略需要一個直覺的「報酬/風險」的指標,我們建議看夏普指數 (Sharpe Ratio)。夏普指數代表每一單位的風險可以帶來的額外風險報酬,因此這數字越高越好。巴菲特的投資夏普指數約為 0.76,意味著如有一個策略的夏普指數為 1.52 時,這個策略每一單位的風險會比巴菲特多出一倍的報酬。
當投資者能了解其投資的風險,投資策略才能與服務有連結。而要如何提升夏普指數呢? 一是使用量化金融工具如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二是追求金融產品創新,進入另類投資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的領域。
「金融產品」的創新
我們常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資產管理服務也是一樣,需要有高品質的金融產品才能做生意。
這邊說的金融產品創新,即是拓展投資的視野。除了大家熟知的股票與債券市場,進階的商品期貨以及各類基金拓展了整個投資範圍,但可再往外擴大: 房地產以及其衍伸性產品如 REITS、市場波動度期貨 VIX Futures、利率產品以及外匯市場、信用與債券衍伸性產品如公司可轉債等等,都為資本市場常用的投資工具,但這樣的投資範圍可能才剛進入另類投資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的領域。
另類投資產品追求非一般市場的風險報酬,因此專業投資者特別強調夏普指數的重要性,例如大家聽聞過的高頻交易,衍伸出的金融商品夏普指數可以達到 3~5 或是更高。 (相關報導: P&G寶僑家品號召消費者 從「家」守護我們的家園 響應世界地球日 從家開始實踐地球環境永續 | 更多文章 )
另類投資通常透過證券化的方式來連結到標的,例如私募基金可視為投資「專業經理人」的證券化過程,意思是說投資者透過私募基金所發出的股份 (Shares) 或有限合夥人權益 (Interests) 來將資金交由經理人集中管理。私募基金有很多種類,著名的避險基金如文藝復興 (Renascence Technologies)、橋水 (Bridgewater Associates),或著名的私募股權基金如 KKR、黑石 (Blackstone)等,不論是甚麼樣的私募基金,投資幾乎都是以投資其管理團隊為主,並取得其專業獨特的市場報酬,強化前述的「夏普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