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桃收500粒土鳳梨酥網驚喊「母湯」 慈濟花4年研究醫護能否吃鳳梨

衛福部桃園醫院日前爆發新冠肺炎院内感染。(資料照,柯承惠攝)

衛福部桃園醫院日前爆發院內群聚感染,許多民眾熱情贈送物資相挺,近日部桃收到民眾贈送的500粒土鳳梨酥,卻引來網友大喊「母湯」,擔心諧音禁忌不可送醫護鳳梨。對此,社運參與者江昺崙於臉書發文表示,大林慈濟醫院曾做實證研究,指出有無食用鳳梨,或是否為鳳梨產季,鳳梨因素並不會造成醫護值班、照會次數的差異。

江昺崙指出,有人說傳統觀念只要不妨礙別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但鳳梨的台語其實是「王梨」,不是旺來,旺來只是諧音,而且旺跟王的台語音調還不一樣。大林慈濟醫院為了打破「鳳梨魔咒」,於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做了實證研究,甚至在院區種植鳳梨,「很大膽的作法」。

根據慈濟醫院大林分院外科部內科部耳鼻喉科的研究顯示,在鳳梨產季(每年4月至8月)與非鳳梨產季的值班日被照會次數,2者相比並沒有顯著差異。全年之中,食用鳳梨的醫師和沒食用鳳梨的醫師們比較起來,被照會次數亦無顯著差異。食用鳳梨的醫師,將在鳳梨產季與非鳳梨產季被照會的次數,拿出來相比較,近乎相同。在鳳梨盛產季節中,食用鳳梨的醫師與未食用鳳梨的醫師們,被急診照會的次數相比較,其結果仍無差異。

江昺崙強調,贈送500個鳳梨酥上的字條很有誠意,鳳梨既然是台灣重要的作物,傳統是可以與時俱進的。 (相關報導: 民進黨部桃染疫焦點「全被藍營扛了」?他點名這2人:國民黨笨人太多 更多文章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