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單周93重症、4死!疾管署指與病毒株變異有關:高峰還沒到

新冠肺炎疫情近期越趨嚴峻。示意圖,與新聞個案無關。(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連續6週上升,上週就診人次1萬9097,較前週增加88.2%,且上周造成93名重症、4例死亡。疾管署強調,近幾週新冠疫情上升的這麼快,極可能跟病毒株變異有關,過去流行的是XCE,但是現在無論本土或境外移入個案,感染的病毒多以NB.1.8.1為多;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明,NB.1.8.1亦是JN.1子代株,故接種現在的疫苗依然有保護效果。

目前是Omicron第7波的流行,上周門、急診人次逼近2萬人,疫苗打氣也跟著衝到1.7萬人,不但較前週上升5成,也創下近3個月的新高。羅一釣表示,這波疫情預估到6月中下旬達到最高峰,屆時單週門、急就診人次可能會高達5.5~6.5萬,然後持續到7月都會在流行期內。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週重症者中有一名家住中部50多歲的男性,有癌症病史;在2021、2022這兩年曾各接種兩劑新冠肺炎疫苗,但並未接種現在的JN.1疫苗。4月中旬他出現呼吸喘、食慾下降,還有全身疲倦的症狀,且持續了一周都沒有改善。直到4月下旬的時候,老翁有乾咳、血壓偏低,但當時新冠病毒PCR檢驗為陰性,不過X光顯示肺炎,故醫院將他收住院,並給予抗生素治療。

林詠青指出,不過,該患者住院的一週,肺炎症狀卻逐漸惡化,然後出現呼吸費力、血氧偏低的狀況,所以,醫師就再幫他做了一次新冠肺炎PCR,此次呈現陽性,所以研判他是新冠感染之後併發肺炎以及急性呼吸窘迫,故被轉進ICU(加護病房)並插管使用呼吸器。但在加護病房住院期間,男子後續又併發了多重的細菌與黴菌感染。經過治療效果不佳,住院3週後,5月中旬不幸過世,死因是新冠肺炎併發呼吸衰竭。

重症部分,林詠青表示,南部一名10月大女嬰,沒有特殊病史,也不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五月中旬開始出現發燒與咳嗽的症狀, 當天就到診所就醫,但症狀不見改善,還陸續出現了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症狀;發病兩天後,又前往醫院就醫,此時發現有血氧偏低,新冠肺炎PCR檢測陽性,X光顯示有肺炎,所以醫師研判她有呼吸衰竭的症狀。 (相關報導: 讓癌王無所遁形!台大開發AI診斷系統「助胰見」 精準揪出早期胰臟癌 更多文章

林詠青說,這名女嬰目前已在加護病房住院第4天,沒有發燒狀況,生命徵象穩定,且意識清楚。但症狀還沒有完全改善。最後還是呼籲民眾打疫苗,且最好能趕在高峰來臨之前14天完成接種,才能獲得保護力。目前莫德納JN.1疫苗還剩310多萬劑,一般6個月齡以上民接種1劑;65歲以長者、55到64歲的原住民、免疫力低下者,則應相隔6個月接種兩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