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爭的著眼點既不是關稅,也不是經濟,甚至不是地緣政治或國際關係,而中美爭奪「地球管理權」的殊死戰,將重新設定人類未來命運的軌道框架。
第一部分:中美的真實戰場是「地球管理權」
用「地球管理權」概念陳述中美之爭並不直觀,且容筆者娓娓道來。
一般老百姓不會整天跟美軍、美國外交官打交道,但一天24小時的行為軌跡,乃至近幾十年人生都被「美國力量」所影響。
第一、「辦公管理權」:不論你從事什麼行業,開什麼公司,都必須用「微軟」作業系統收發郵件、用Office處理文書,所有撰寫程式、軟體研發也要依附在作業系統中運行。
第二、「私人隱私權」:你的手機作業系統不是「Apple」旗下iOS,就是「Google」旗下Android,紀錄你所有通訊、社交、上網、交易資訊。
第三、「未知真相定義權」:「Google搜尋」、「FB社群」影響我們對未知事物的定義跟認知,影響對人間善惡的判斷。
第四、「已知資訊儲存權」:軟體服務商收集我們各種資料、照片,存放在「亞馬遜AWS」、「微軟Azure」、「Google Cloud」的雲端空間,雲端公司比你記得更多私人事情。
從你的工作方式到下班休閒,從備份你已知的記憶,到形塑對未知世界的看法,全都走在美國科技巨頭設定的行為模式裡面。真相就是,此刻全人類的行為模式正在接受美國「科技殖民」。
我們每天都受「美國力量」如Google、Facebook等數位科技巨頭的影響,接受無形的美國「科技殖民」。(資料照,AP)
誰做主機板?誰組裝電腦?誰做晶圓代工?都是美國設定好最底層的科技軌道後,透過比較利益法則層層轉包出去的小工程而已。美國人若想搞一套科技產品,便印美鈔讓亞洲國家用低廉人力痛苦勞動代工,再用全球統一高價賣回亞洲,亞洲商家為了行銷美國產品,再繳錢給Google和FB做電商廣告,把每一寸的商業利益壓榨到丁點不剩,榨取各國而成就一國,這是殖民體系還是仁政?
在最新一輪科技競爭中,戰場是量子電腦、5G通訊、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智慧汽車、智慧交通、智慧醫療……這幾個賽道將會比電腦、手機更大規模介入人類與地球的互動模式、掌控每個城市每輛汽車的交通資訊、居家生活方式、認知模式、全球經貿分工體系,這跟管理整個地球的權力有何不同?,然而,美國卻可能在這一輪競合中敗給中國,美國豈能接受改由中國來設定人類未來生活方式?
筆者認為,科技角力背後的「地球管理權」之爭才是中美之間沒說出口的真實戰場。
第二部分:為什麼習近平須在「統一台灣」和「地球管理權」之間二選一?
中美貿易戰的斑斑血跡,正好澆醒北京當局的盛世夢想,從大航海時代到世界大戰、美蘇冷戰,沒有任何一個世界第一強國會束手就擒,更何況是對全球資源調動能力最為巨大的美國人,「修昔底德陷阱」已迫在眼前。
以下筆者要展開五個提問,請中共當局長考中國未來命運。
習近平並不是順風順水的紅二代,十六歲時父親被誣指涉入《劉志丹》小說案,全家成為毛澤東瘋狂文革的受害者,青少年時期的習近平人身安全難保,急忙遠離北京,到陝西省梁家河當七年知青,透過下鄉勞動保住性命,而習仲勳被羈押時間太長,以致一度見面認不出長大後的習近平,習近平從這些生死關頭磨練出堅忍不拔的性格,絕非長於台灣安逸環境的政治人物可比擬。
西元1978年,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剛走出「拼政治」的文革陰霾不久,鄧小平交付給習仲勳廣東省委第二書記的權柄,並批准習仲勳建設「深圳特區」的「拼經濟」構想,替中國改革開放40年拉開序幕。
相信青少年時期的習近平深知「拼政治」的禍害,又在中壯年時期親歷「拼經濟」的效益。如今,習近平也當像父親習仲勛一樣,需要審慎長考中國未來的命運。
台灣和香港就像中國巨人的「阿基里斯腱」,中美之間如果維持在「理性拚經濟」的軌道上,比拼科研、人才、預算,美國遲早會被中國的量體優勢超越。但若美國把戰場引導到「非理性拼政治」的軌道上,讓中共當局掉進民族大義、同胞感情、統一大業之類的抽象戰場,進而改動中共配置國家資源的優先順序,便有可能拖住中國的發展步調。
截至目前為止,中美對抗尚屬以「拚經濟」為主要競爭形式,然而台海事務卻是以「拼政治」、「拼軍事」為主要對抗形式。中共若以拚經濟為軸線,不論輸贏,中國人民福祉跟企業實力都會提升。若以「拼政治」、「拼軍事」為軸線,莫說假使結果失敗將使中共陷入統治危機及內部分裂,即使勝利,也對中美的科技經貿爭霸毫無幫助,甚至會因過程中付出巨大代價,導致發展速度衰退,致使習近平這一代人錯失走向世界第一強國的總體目標。
「問題二:中國菁英要把注意力放在台海或是放眼全球?」
在中國紀念改革開放40年,建國70週年的此刻,我們來「假設」當年鄧小平調度舉國之力攻打台灣會發生什麼事呢?
在這個假設下,鄧小平當年必須徵召大陸年輕人扛起槍砲從軍備戰,而非投入工商業發展。把最出色的工程師拉去做戰艦跟槍砲,而非蓋工廠跟研發技術。把國家最好的經濟智囊派去研究收拾統一後的爛攤子,而非研究中國市場如何接軌世界?把最傑出的外交官派去遊說各國不要干預台海,而非派去擴張中國在世界各國的在地影響力。把深圳和廈門這種鄉下地方打造成軍事前線,而非打造成經濟特區。那麼,今日中國會是一個窮兵黷武;搖搖欲墜的政權?或是如今綜合國力可稱G2的超級強國呢?
「問題三:中共有沒有計算戰後管理台灣的真實成本?」
中國政府的維穩預算超越軍事預算,要架構層層綿密的社會安全網絡耗費驚人自不待言,今日我們可以看見,一個從來沒有享受過首長直選權力,過去只能被動接受英國派任總督的香港小城市,都可以為了一個「從來不存在」的「真普選」終日鬧騰緬懷英國,何況是擁有完整中華民國政府組織,以及民主社會的台灣?
即使中共真的統一台灣,目前台灣警力接近7萬人,正規軍隊約18萬人,後備軍人達230萬人,這些人受過軍事訓練,能操作槍械武器,台灣島嶼孤懸一方,沿海四處都可以走私軍火,遍佈高山峻嶺難索人蹤,和大陸本土之間沒有高鐵、沒有港珠澳大橋,一但生亂無法快速運兵,中共戰後打算派多少武警跟解放軍駐紮台灣維穩?是400萬人?還是500萬人?在此要提醒一下,整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編制也只有200萬人。
除了武力維穩的天價,台灣社會又充滿「頭人」,一堆地方派系、大家族、民意代表、廟宇、媒體、學者、覺青都以為自己全世界最大尾,台灣社會透過民主選舉、法治體系將這些力量制約在一套遊戲規則中,讓他們自負輸贏跟利益分配責任,屆時若中共接管台灣,如何安撫跟管理這一大卡車人?
維穩的帳本能算出來嗎?筆者自認一已才智只能看到霧茫茫一片漫天喊價,不知中共諸公才智超群算不算得出這本帳?
「問題四:如果發兵攻打台灣,如何讓世界各國安心支持中國接掌地球管理權?」
目前拿到「地球管理權」參賽門票的僅有中國和美國,未來不是兩個「政治陣營」的冷戰,而是兩個「科技陣營」的抗衡,然而世界各國皆自有憂患意識,如何讓各國人民心悅誠服,安心接受中國設定的全球科技軌道?安心用中國的5G技術?是依靠「仁政口碑」、「共好意識」、「王道精神」,還是戰爭及殺戮的國際形象?
如果解放軍的飛彈炸到台灣本土,筆者雖對美軍馳援意願深帶保留,但可以確定外媒將利用這些珍貴的影片,將中共的全球形象形塑成邪惡霸權,如此,哪個國家人民會願意接受中國設定的科技軌道,寄與像今天Google、微軟、AWS、FB、Apple的信任程度呢?
習近平如果為了爭一座台灣小島,而錯失「地球管理權」,豈非讓後人笑掉大牙?得失甚明,抉擇何難?
如果美國實施科技封鎖卻引發中國技術自主,收取高關稅又被人民幣匯率抵消,做技術競爭比不上中國科學家勤奮,美國在絕望之餘,只能寄希望於擁有絕對優勢的軍事力量,找個理由點燃戰火,摧毀中國軍事武裝,封鎖中國對外經貿,才能用最短時間打垮中國的競爭優勢。
美國這種成熟的大國,即使國力再強盛,要點燃衝突也需要找個符合人類文明價值觀的理由,而這個師出有名的理由並不好找,看來看去,只有引爆台海戰爭才是美軍出手的破口。
讀者沒有看錯,筆者講的就是,「引爆台海戰爭可能符合美國利益」。
美國若能透過在國際空間上聲援台灣,幫台灣政治人物不知死活自認有底氣的往前衝,以激化兩岸人民對立,壓迫中共領導人避戰的民意空間,再透過提高對台軍售規格,激發中共領導人心中無法統一台灣的歷史使命危機感。
美國提高對台軍售的規格,可能壓迫中國當局避戰的民意空間、引爆台海戰爭。(資料照,蘇仲泓攝)
美國最好再把台灣丟給中共經略,讓中共掉進筆者從問題一到問題三所提的艱困處境,接著透過全球新聞輿論,讓中共失去問題四所稱的「地球管理權」。
只有把台灣海峽推向戰火,才是美國能在短短幾個月顛覆中共的唯一有效作法,而非眼前拖拖拉拉的中美貿易戰跟進出口管制。台海戰後,只會留下一個斷氣的台灣,只剩半條命的中國大陸,和兵強馬壯以逸待勞的美國。
結論:兩岸應簽訂「和平協議」,為兩岸中華子孫同謀生機
兩岸需要以「九二共識」的創造性模糊做為底層系統,前總統馬英九「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為基礎原則,重新劃定兩岸互動的雙贏型態,為台灣爭取生存空間,為中國大陸爭取發展國力時間。
筆者在過去投書的《國民黨國政願景發表會把兩岸論述空話講得很美好》、《香港槍響打掉國民黨、民進黨、中國共產黨的唬爛面紗》文章,指出現有政黨體制及檯面上人物思維僵化狹隘,無人可以解決兩岸僵局,希望兩岸有志之士,能夠跳脫無謂框架,重新設定兩岸關係路線。
日前撰寫的《新一任總統要有的護台六脈神劍及民主志向》,乃是嘗試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做第一層次擴充,台灣人當然不可能接受把自己成為「一個中國:政治上的台灣特區」,但可以自我定位成「一個中華民族:人類文明實驗區」。護台六脈神劍可使台灣當局面對戰爭壓力時贏得緩衝,也是對中華民國新一任總統的諫言。
本次投書所談的《習近平須在「統一台灣」和「地球管理權」之間二選一》,乃是呼籲中共領導人應該正視歷史使命,將中華民族帶往正確方向,成為地球秩序的領導者,切莫因一時意氣而錯失在人類歷史留下燦然篇章的機會。「中共攻打台灣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答案」,此乃筆者對九二共識的第二層次擴充,希望中共領導人從這些觀點中,也能獲得政治、軍事決斷、歷史與民氣壓力的緩衝帶。
筆者指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見圖)應專注於成為地球秩序的領導者,將中華民族帶往正確方向。(資料照,AP)
九二共識尚需進行第三層次的擴充,提出兩岸人民、兩岸領導人、世界各國可接受的《兩岸和平協議綱領》,在一個劃定的時空條件之中,幫助台灣遠離戰爭風險,更是幫助中國當局脫離「台灣陷阱」,全力發展國力,把國力投注在爭奪「地球管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