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她是異議記者的未婚妻,她為他踏上人權奮鬥的征途

2022年7月,沙烏地阿拉伯異議記者哈紹吉的未婚妻堅吉茲(Hatice Cengiz)接受美聯社專訪(美聯社)

榮獲凱薩獎的知名電影《未婚妻的漫長等待》(2005)中,女主角瑪蒂德不相信未婚夫已在戰場上陣亡,但她並沒有癡癡「等待」。她上窮碧落下黃泉,搜尋未婚夫尚在人世的蹤跡,要求掌權者給個交待,且始終拒絕放棄希望與信念。

這部電影的原文片名(Un long dimanche de fiançailles)若直譯,指的其實是「漫長的『訂婚』(fiançailles)」,一場似乎永遠等不到結婚的訂婚。

今日國際政壇,也有這樣一位「未婚妻」,近來再度成為焦點人物。哈蒂絲・堅吉茲(Hatice Cengiz)既是未婚妻也是未亡人,她的未婚夫哈紹吉(Jamal Khashoggi)是沙烏地阿拉伯重量級異議記者與專欄作家,後來流亡美國。

2018年10月2日,哈紹吉在沙國駐土耳其伊斯坦堡(Istanbul)總領事館,遭到多達15名沙國特工劫持、殺害,並以骨鋸肢解、毀屍滅跡。

哈紹吉慘烈的死亡震驚國際社會。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證實,哈紹吉生前不遺餘力批判的沙國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MBS),就是幕後主使者。獨裁者可謂新聞記者的天敵,痛下殺手只在起心動念之間。然而,沙國不僅是石油出口大國,更是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關鍵盟邦,全世界都在看華府如何應對。

失去摯愛的堅吉茲,就此踏上國際舞台為亡夫發聲,雖然形單影隻,卻不可忽視。

伊斯坦堡的邂逅

今年7月18日剛滿40歲的堅吉茲,生於土耳其西北部城市布爾沙(Bursa),一個保守的伊斯蘭家庭,童年隨家人遷居伊斯坦堡。

由於父親經營廚具生意有成,她受到良好的教育。堅吉茲曾經遊學埃及、阿曼、約旦與英國,關注人類學與阿拉伯研究領域,後來進入伊斯坦堡大學(İstanbul Üniversitesi),一路唸到博士班,研究主題是阿曼文化與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結識哈紹吉之前,她曾與土耳其演員歐拉爾(Deniz Oral)結婚,育有一子,但後來以離婚收場。

2018年5月,在一場伊斯坦堡的學術研討會上,她邂逅哈紹吉。

回憶當時情景,她說:「當時,我為土耳其一家政治雜誌寫文章,喝咖啡休息時間,我走上前去,向他自我介紹,表示想要訪問他。第二次休息時間,他走過來,告訴我同意受訪。我們談了半小時,我用手機錄音,錄音檔現在還在我的手機裡。後來他對我說,他欣賞我的態度,我會說阿拉伯語也是加分,但他沒怎麼注意我的長相。」

研討會結束之後,兩人透過電郵魚雁往返,討論時事、政治議題、阿拉伯世界。

哈紹吉的遠祖來也來自土耳其。在一次朝覲(Hajj)之後,他的祖先定居沙國,家族姓氏的意思是「做勺子的」。堅吉茲說他與哈紹吉的觀點非常契合,都支持民主、人權、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而且相信伊斯蘭教在政治上能夠與民主原則相容。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她是美國女籃最偉大的球員之一,為何遭到俄羅斯囚禁? 更多文章

水到渠成,兩人開始約會,很快就論及婚嫁。堅吉茲父親原本反對,但後來還是同意了。兩人在2018年9月18日舉行了傳統的伊斯蘭婚禮,但在法律上仍只是「訂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