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2日再度達成艱難任務,探測機「隼鳥2號」成功著陸距離地球約3億公里的小行星「龍宮」,開始採集地表的岩石樣本。由於「隼鳥2號」鎖定直徑6公尺的平坦區域降落,其面積與甲子園的投手丘相去不遠,《日本經濟新聞》稱,日本此次成功向全世界彰顯了「在小行星探測領域的存在感」。

「隼鳥2號」從日本時間21日下午1時15分開始,在距龍宮表面約20公里處開始下降,速度約每秒90公分。在距離「龍宮」表面約5公里處再次減速,在距地表500公尺時還會改為自動駕駛,緩慢靠近這個古老的小行星表面。
【速報 JUST IN 】はやぶさ2 「着陸に成功」と判断 JAXA #nhk_news https://t.co/ByHQZc1QRu
— NHKニュース (@nhk_news) 2019年2月22日
位於地球與火星之間的「龍宮」直徑僅900公尺左右、地表又布滿岩石,加上「隼鳥2號」兩側有寬6公尺的太陽能板,因此降落時只能鎖定一個地表相對平坦圓形區域。這個降落的精準度就相當於從3億公里外,操縱「隼鳥2號」降落在甲子園球場的投手丘上,而且最後一段路還是由「隼鳥2號」自己完成。
【記事更新】タッチダウン地点https://t.co/09L0NSHfytタッチダウン予定地点とその決定の経緯についてまとめた記事です。経緯の説明は、少し長くなっています。 pic.twitter.com/V4ThhdxXV2
— 小惑星探査機「はやぶさ2」 (@haya2_jaxa) 2019年2月20日
【更新】2019年1月のB0X-B運用での撮影画像https://t.co/v2FLzOuNFiホームポジションとは異なる角度から観測しました。1枚目は太陽を背にした衝観測で、のっぺりと面白い画像になりました。そして、約20㎞先のターゲットマーカが見えました! 2枚目は比較用です(昨年7月、TM投下以前)。[1/2] pic.twitter.com/XrIA2X2CrM
— 小惑星探査機「はやぶさ2」 (@haya2_jaxa) 2019年2月20日

22日上午7點50分左右,JAXA控制室根據探測器傳回的少量數據研判,「隼鳥2號」應該已經降落成功。8時5分左右,「隼鳥2號」開始傳回「龍宮」表面的詳細資料,8時9分則成功射出擊碎岩石的彈丸,開始採集「龍宮」地表的物質。位於日本相模原市的JAXA控制室除了傳出陣陣歡呼聲、工作人員也忙著相互道賀。
Go go Hayabusa2!!! Congratulations to JAXA and the entire @haya2e_jaxa team The Japanese spacecraft just successfully touched down and fired a bullet to sample asteroid Ryugu 210 million miles (342 million km) from Earth. pic.twitter.com/aHF7pbRTdL
— Planetary Society (@exploreplanets) 2019年2月21日
《日本經濟新聞》稱,小行星「龍宮」距離地球3億公里,「隼鳥2號」光是抵達「龍宮」附近就花了3年半時間,連從地球下達指令,「隼鳥2號」也要花20分鐘才能接受執行。科學家表示,這顆小行星似乎保留了太陽系46億年前誕生時的狀態,被認為是太陽系的「時空膠囊」。科學家認為,「龍宮」地表的岩石或許可以檢測到有機物和水分,這將有助於檢證「小行星衝撞地球帶來有機物、促使生命誕生」的假說。
Congratulations to @JAXA_en on a successful touchdown and retrieval! @NASA is looking forward to comparing data and sharing samples with Japan from our own asteroid sample return mission, @OSIRISREx, when it returns from asteroid Bennu in 2023. #haya2_TD https://t.co/i3thHAJXTA
— Jim Bridenstine (@JimBridenstine) 2019年2月21日
日媒報導,「隼鳥2號」登陸「龍宮」後,只會短暫停留採集岩石樣本,之後就馬上離開,回到待機的20公里上空。直到2019年底離開「龍宮」之前,「隼鳥2號」將會進行兩到三次的登陸嘗試,採集到的岩石樣本將在2020年帶回地球,讓科學家探究宇宙起源和生命誕生之謎。
The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or JAXA, says data from the Hayabusa2 space probe shows it had landed on the asteroid Ryugu. The spacecraft's task is to collect rock samples.https://t.co/bzrKYFzMIe
— NHK科学文化部 (@nhk_kabun) 2019年2月21日
「隼鳥2號」是第一代「隼鳥」的後繼機型,「隼鳥」號2005年就曾成功登陸小行星「糸川」,並在2010年將微粒子帶回地球。 2014年12月,「隼鳥2號」從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去年6月終於到達「龍宮」附近。去年10月3日,「隼鳥2號」朝「龍宮」投放一台「小行星地表探測車」(MASCOT),初步搜集「龍宮」地表資料,直到今天(22日)才終於降落地表。《日經》報導,「隼鳥2號」這趟任務花費約289億日幣(約合新台幣80.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