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的外交官當地時間18日在阿拉斯加會面,這是拜登上台以來2國首次高層對話。
北京近期呼籲重啟2國關係,稱會議為「高層戰略對話」。但華盛頓則說,會議只是一次性的,2國的未來接觸取決於行動而不是話語。
這場會議或會定下拜登時期美中交往的基調。
BBC近日訪問了6名分別來自中國和美國的青年人,聽聽他們對中美關係未來的看法。
福特(Peyton Forte),23歲,美國北卡羅來納州

福特是一名年輕的非洲裔進步派人士,她並不把中國看作敵人。她認為,2國應該就氣候變化攜手合作。
- 你把中國當作是對手還是潛在夥伴?
美國政府目前100%將中國當作是對手。任何威脅到美國作為最強經濟體的國家,都會被視作敵人。而且還有意識形態的差異、間諜和駭客指控和對亞太裔的歧視,如果大部分的美國人都這麼想的(把中國視作敵人),我不會感到驚訝。我個人對中國是對手還是夥伴,沒有強烈的看法。我不認為中國或中國公民做了什麼重大的事情,能讓我下一個結論。
- 你認為2國可以在哪些方面合作?
我希望看到美國和中國,連同其他國家,就脫碳、可再生能源標準等氣候變化的事項合作。還有一起抗擊疫情,並且為未來可能發生的疫情做準備。我對雙邊貿易協議、全球經濟等不是很擔心,因為我認為其他議題更加緊迫。
- 你覺得中國有沒有什麼值得欽佩、美國沒有的東西?
其實我在高中的孔子學院修讀了5年的中文課。我羨慕中國有更加合理的強制政策,大部分的政府開銷用於教育、社會福利,而不是軍隊。如果美國也同樣樂於把資金用於自己的公民而不是建設軍隊,或許在全球兒童教育的排名就不會如此落後了。
曾家俊,27歲,中國廣東

曾家俊去年辭掉了在一家中國著名科技企業的產品經理工作。他將在今年秋天到美國攻讀計算機碩士學位。
- 你把美國當作是對手還是潛在夥伴?
我認為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美國都是中國的夥伴。多年來,中國從美國進口了許多科技。儘管中國現在本土創新的技術越來越多,很多中國的大科技公司都依然借鑒矽谷的經驗,在組織架構上學習美國的科技公司。對於那些希望「出海」的中國公司來說,跟美國保有穩定的貿易和經濟往來是極其重要的。
- 你認為2國在哪些方面可以合作?
能源和環境議題。如果地球要可持續發展,那中國和美國2個大國的合作是必須的。
- 你覺得美國有沒有什麼值得欽佩、中國沒有的東西?
美國的制度有很強的韌性,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川普的4年對美國來說像是一場壓力測試,美國通過了。最近的民權運動也顯示美國是一個不斷反思疊代的社會。從個人的角度來說,美國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中國的科技行業太「卷」了(陷於低水平的循環、停滯),工作時間長,壓力很大。
卡利什(Gabrielle Kalisz),22歲,美國伊利諾州

卡利什是一名共和黨人,但在2020年大選中把票投給了拜登。她對中國施加給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威脅十分擔憂。
- 你把中國當作是對手還是潛在夥伴?
我深信中國是我們的敵人。美國如果對一個共產主義國家的作為視而不見,將無法達成國際合作或贏得友誼。中國屢屢犯下人權惡行,打破對香港的承諾,多次在南海升級緊張局勢,掩蓋並延續了一場全球大流行,只是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政治影響。中國對美國沒有任何的尊重可言,我們也應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相關報導: 拜登上台一周,中美關係好轉?日經:雙方對台灣問題武嚇文攻,美軍航母打擊群開進南海 | 更多文章 )
- 你認為2國可以在哪些方面合作?
儘管我對任何與中國的未來合作極其存疑,但若能在某些地區達成永久去核化,這將符合雙方利益。如果核武器落在錯誤的人手上,例如北韓,不僅僅會對美國,還會對全世界造成威脅。美國和中國必須同意不再向這些政權提供核零件。
- 你覺得中國有沒有什麼值得欽佩、美國沒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