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人工智慧實力加速成長 專家:美國科技優勢遭遇最危險的時刻!

中國利用高科技設備大規模監控民眾(美聯社)

中國在人工智慧(AI)發展的多項指標上直逼美國優勢,有些領域甚至已經實現超越。許多分析預測,人工智慧將成為改變世界總體經濟格局的全能型技術。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建議,美國每年必須新增百億美元投入,才能避免AI實力被中國反超。

施密特:應對中國AI實力趕超 美國可效仿「軍民融合」

2010年,當美國搜索引擎巨頭谷歌因為不願配合中國當局審查要求退出中國搜索市場時,時任CEO施密特(Eric Schmidt)可能還沒料到,中國在10年後會對美國在人工智慧(AI)等新興科技領域構成嚴峻的全面挑戰。

施密特2012年對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說:「我個人認為,中國那樣的審查制度不能建立起一種現代的知識型社會……時間一長,這種體制方式是否會終結?我認為一定會。」

時過境遷,施密特最近頻頻對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的進展向美國政府發出警告。他最近在國會參議院的一次聽證會上說,美國在人工智慧技術方面「比中國領先1到2年,而不是5年、10年」。

去年2月,施密特卸下在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所有職務;而在此之前,他就已經活躍於美國政界和軍界,先後為歐巴馬、川普和拜登政府提供科技相關的國防事務諮詢。

施密特目前是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主席。這個獨立的委員會依據2019年《國防授權法》成立,目的是「研究推進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相關技術發展所需的方法和手段,以全面解決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國防需求」,並為美國總統和美國國會提供建議。

施密特:我們也需要中國模式」的軍民融合

施密特本月稍早在智庫胡佛研究所最新一期《太平洋世紀》(The Pacific Century)播客中介紹了委員會最近發表的《最終報告》。他說:「中國的崛起為我們帶來了新的競爭對手,一個有能力的競爭對手。它以不同的價值觀所組成,以不同的方式管理一切,並依照目標有效行動。」

他說,「中國模式」就是在科技研發計畫中大舉投資,美國需要仿他們使用的模式被稱為軍民融合,我們知道他們正在這樣做。我們也需要這樣做。

施密特此前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說,中國不僅拉近了與美國的差距,其威權執政方式讓中國在面部識別等AI技術突飛猛進,領先西方國家「好幾代」。他還表示,由於中國缺乏隱私保護,因此能夠建立大規模的數據庫,這推動了醫療等領域的人工智慧發展。

施密特說:「我們需要在不損害美國核心價值觀的情況下解決這些問題。」

專業期刊引用率、論文發表數量,中國都已超越美國

史丹福大學本月發佈的2021年人工智慧指數報告(2021 AI Index Report)顯示,在人工智慧相關的專業期刊引用率的這項指標上,中國在2020年以20.7%超過美國的19.8%。

從人工智慧相關的論文發表數量上,中國自2017年就已經超過美國,2020年發表數量佔全球總量的18%。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美中軍事、安全、科技爭鋒,華府AI人工智慧大戰略出爐 更多文章

不過,美國仍然保持了AI學術會議論文數量的領先地位,並在學術會議論文引用率指標上以40.1%大幅領先於中國的11.8%,這表明美國的人工智慧研究成果的質量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