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主題演講》聯發科蔡力行:首顆2奈米晶片9月量產,AI擴展至雲端與車用市場

聯發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宣布聯發科將於今年9月推出首款2奈米製程晶片。(電腦公會提供)

全球科技業持續聚焦南港,聯發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於Computex主題演講以「AI for Everyone:從邊緣到雲端」為題,首度公開將於今年9月量產首顆2奈米手機高效晶片,並且完整揭示聯發科在行動運算、物聯網、車用平台與資料中心等多元領域的AI布局策略,矢言成為全球AI晶片演進的關鍵推手之一。

聯發科要打造「AI無所不在」的生活體驗

「你現在走到哪裡都在談AI,我今天也不例外。」蔡力行直言,AI無所不在,隨即帶出聯發科從消費性電子到高階AI應用的技術延伸。他強調,聯發科是極少數能從終端邊緣(edge)一路延伸至雲端(cloud)提供完整AI解決方案的公司,且積極推動生成式AI(Generative AI)與代理型AI(Agentic AI)在日常生活中普及。

回顧聯發科28年來的發展歷程,蔡力行表示,從光碟機晶片起家,隨著全球行動通訊興起,聯發科成功跨足2G、3G、4G至今的5G SoC,並在疫情期間迅速進入高效能行動平台市場,持續穩坐全球前段班。

AI晶片、Modem、衛星通訊全面進化 2奈米晶片9月亮相

隨後,蔡力行正式宣佈,聯發科將於今年9月推出首款2奈米製程晶片(實際代號未公開),目標鎖定高階行動裝置市場。他透露,這顆晶片已完成設計,並強調:「這是一顆量產用的晶片,不是展示品,大家應該猜得到是什麼。」據了解,應該指的是新一代手機晶片。

除了先進製程,他也介紹聯發科在AI加速器、NPU效能、功耗控制等方面的技術突破,其中,聯發科自主開發的MPU架構在新一代SoC中實現29倍AI運算效能提升,並可達成高達65%的系統功耗降低。

在連接技術方面,聯發科也持續擴展低功耗RedCap 5G Modem、支援衛星通訊的模組設計,為物聯網與穿戴式裝置提供更廣泛的連網能力。

生成式AI應用落地 已支援540款AI模型、240款手機端模型

聯發科現階段已支援超過540款AI模型在其邊緣設備平台上運作,其中包括240款應用於手機端,涵蓋Gemini、Llama、D6、Qwen等熱門語言模型,並已導入自家最新旗艦手機晶片天璣Dimensity 9400與9400 Plus。

「我們希望透過這些平台,真正讓AI落地生活。」蔡力行現場展示聯發科內部拍攝的影片,情境涵蓋智慧助理協助安排行程、即時語音翻譯、智慧車艙控制、個人化購物推薦等,展現AI如何與生活無縫融合。

聯發科在全球AI生態系中持續強化戰略合作,包括與台積電(TSMC)共同推進2.5D與3D先進封裝設計優化(DTCO與STCO),與NVIDIA協力開發車用超級座艙晶片「CF1」,更在AI資料中心領域投入自有ASIC開發、HBM整合與高速互連技術,並與Google、Synopsys、Arm等建立深層合作。

20250520-聯發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於Computex主題演講以「AI for Everyone:從邊緣到雲端」為題,首度公開將於今年9月量產首顆2奈米手機高效晶片。(電腦公會提供)
蔡力行展現其積極切入車用市場與資料中心晶片的宏大藍圖。(電腦公會提供)

蔡力行強調,AI的落實不只是運算力,還包括封裝、IP整合、能耗與成本控制,「我們希望透過與生態系緊密協作,打造兼具效能與彈性的AI基礎架構。」 (相關報導: Computex主題演講》鴻海劉揚偉描繪AI轉型全景:打造FoxBrain與百兆瓦AI工廠 更多文章

此次Computex演講中,蔡力行不僅展現聯發科在行動平台與邊緣運算的持續領先,更展現其積極切入車用市場與資料中心晶片的宏大藍圖。從手機晶片到AI超級晶片,聯發科正以「AI for Everyone」為願景,全面參與新一代AI技術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