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黎蝸藤專欄:中國戰狼把西方逼上對抗不歸路

3月18日在阿拉斯加中美會談後,戰狼外交正式成爲中國新時代外交的標準了。(美聯社)

3月18、19日的美中阿拉斯加會議,本來未嘗不是美中關係改善的契機。然而,中方代表楊潔篪和王毅那種充滿「爆點」的表演徹底把美中關係推向另一方向。在本來應該是簡短的開場白中,楊潔篪發表長達將近20分鐘的演説,像訓話一樣給美國代表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上了「中國第一課」。

楊潔篪的「訓話」應該從兩方面進行考察。一個是本質上的,即中國的戰略目標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透過那套「新型大國關係」之類的掩飾,楊潔篪的講話把「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核心思想在於「已經可以平視世界的中國」,不再承認「美國式的民主人權自由價值觀」,也不會再遵守美國制定的國際規則,宣告了中國式的價值觀和中國制定的國際規則將對之發起挑戰。

一個是方式上的,即中國將會主動出擊,用「戰狼外交」爭奪世界話語權。在中國國内,楊潔篪那些「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美國沒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説話」等戰狼式語言,瞬間點燃了中國的民族主義熱情。據說無論楊潔篪還是王毅,早年都是文質彬彬的謙謙君子。前幾年,王毅從在加拿大回應記者發問時那一句「你去過中國嗎?你了解中國嗎?」開始變身戰狼,現在,「最後一個君子」楊潔篪也最終不能免俗。

戰狼外交正式成爲中國新時代外交標準

頂層如此,下面就更不用說了。外交系統的各個「惹火尤物」爭相與西方國家罵戰,内有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要「戳瞎五眼集團的眼睛」,外有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指責法國學者為「小流氓」、「(外國)瘋狗太多」。言語之粗鄙與攻擊性之強烈,與外交人員的傳統要求背道而馳。如果說,戰狼外交此前即便在國内還頗受爭議,那麽到了現在,隨著楊潔篪也淪陷,它就正式成爲中國新時代外交的標準了。

從氣勢而言,中國雖客場作戰卻通過突襲式的訓話在會談中佔了上風。然而,如果從國際形勢分析,中國可能「賺了面子,輸了裏子」。

在阿拉斯加會談前,美國民主黨政府對中國政策還沒下定決心;阿拉斯加會議斷絕了民主黨的退路,雙方已拉破臉,民主黨即便幻想回到過去,也幻想破滅了。

首先,美國民主黨政府只能把心一橫,繼續與中國全面對抗的龐佩歐路線。在阿拉斯加會談前,美國民主黨政府對中國政策還沒下定決心。布林肯此前把美中關係定位為「競合敵」關係──應該競爭的就競爭,可能合作的就合作,必須敵對的就敵對。但什麽是應該競爭的,什麽是可能合作的,什麽是必須敵對的,仍然不無討論餘地。阿拉斯加會議斷絕了民主黨的退路。美國兩黨中,民主黨更重視價值觀,共和黨則更注重實際利益。正如布林肯所言:「(美國)重返世界,為價值而起立」。現在中國不僅利益上寸步不讓,還在價值觀問題上要顛覆美國主導打造的那一套,雙方已拉破臉,民主黨即便幻想回到過去,也幻想破滅了。 (相關報導: 五角大廈前高官透露「共軍犯台」兵推結果:開戰數分鐘內台灣空軍遭殲滅,美軍不見得能扭轉戰局 更多文章

其次,中國在價值觀上的立場與強悍態度直接幫助了美國拉幫結派。這同時反映在廣度和深度上。在廣度上,以前美中矛盾主要是地緣政治的,美國可拉攏在地緣政治上直接受中國壓力的國家,如「 印太四角」中的印度、日本、澳洲等,但遠離中國的國家如歐盟與英國,卻總希望游走在兩個陣營之間。在川普時代,歐盟更被中國那些「人類命運共同體」、「支持多邊主義」、「堅持全球化」等甜言蜜語所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