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美中爭霸 文章列表
#
美中爭霸
約 14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軍事
大國博弈
兩岸
海峽上空陰影籠罩 中研院院士吳玉山:台灣為何還缺乏一場國安公開辯論?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展開第二次任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互不相讓,讓外界非常擔憂在美中衝突的情況下,可能會危及台灣的自由與安全。對此,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大政治系教授吳玉山在台灣「長風基金會」舉辦的「「川普與習近平的全球秩序之爭」座談會上指出,台灣朝野和社會各界,應該舉辦論壇來討論台灣的國安與自由問題。「長風基金會」週六下午特別邀請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管理學院「......
杜宗熹
2025-05-18 14:24
評論
國際
兩岸
歷史
專欄
公孫策專欄:美中俄三國演義─中東是荊州,非洲是西川
國際秩序正加速解構中,媒體報導比較多的是美國和歐盟:美國眾院議長勉強過關,而川普陣營又傳出兩派齟齬;烏克蘭關閉俄羅斯天然氣管引致克羅埃西亞等歐盟國家揚言報復,但那可能只是「外傷」,「內傷」則是德、法兩個最大國的領導人都在下台邊緣——德國確定2月舉行大選,總理蕭茲眼看過不了關;法國總統馬克宏則內外交迫,去年換了3位總理迄今仍穩不住,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又不時給他穿小鞋。
公孫策
2025-01-07 07:00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2024劉德音不續任台積電董事長:美中爭霸將如何影響半導體業?
中國的華為(HUAWEI)是全球屈指可數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今年9月發布了搭載7奈米5G晶片的新款旗艦手機「Mate60Pro」。此消息一出,讓美國的相關人士受到很大的衝擊。因為去年10月7日美國公布半導體限制措施,禁止晶片及技術轉移中國(以下稱「10月7日禁令」),照理說中國應該無法取得如此先進晶片。豈止如此,華為正在開發的AI專用晶片和相關軟體也有長足進步,和以AI領先全球的美國輝達(NVIDIA)之間的技術差距已明顯縮短。
nippon.com
2023-12-20 10:51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中爭霸太平洋,這個島國再度成為戰略思考中心!《經濟學人》剖析背後3大原因
美國及中國之間的競爭及緊張局勢加劇,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指出,在地緣政治的新時代,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再度變得重要,重新回到大國戰略思考的中心,大國競相爭取其支持,背後有3個原因,分別是其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在太平洋島國論壇的重量級地位。
廖綉玉
2023-08-01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美中爭霸偃旗息鼓?商務部長王文濤訪美,成雙邊關係回暖指標
目前正在美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貿易部長會議的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週四已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會晤,期間還預計會見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這被認為將是中美關係能否回暖的第一個晴雨表。
德國之聲
2023-05-26 21:13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經濟
大國博弈
大國競爭的新海洋時代!美中爭霸蔓延到印度洋,《經濟學人》剖析小國權衡之道
「自由開放的印太」是最近熱門的地緣政治口號,「印太」指的區域涵蓋印度洋及太平洋,但戰略家談論「印太」時,通常指的是太平洋,專指南海及東海周圍的最西部地區,美國與中國在這片區域爭奪主導地位的鬥爭最激烈。然而,相對受到忽視的印度洋最近開始受到關注,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在大國競爭的新海洋時代,美國及中國之間的競爭正蔓延到印度洋。
廖綉玉
2023-04-19 01: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林繼周觀點:紅利的終結—論美中爭霸的未來展望
自人類有史以來,不論是從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各方面來看,美國應該可以被稱為「最偉大的國家」,這是毫無疑問的。在一種自然而普遍的觀念下,我們把美國的強大和偉大歸功於它的制度–民主保障了自由,自由創造出繁榮–因而「民主制度」結合「自由經濟」便成為西方社會牢不可破的信仰。
林繼周
2023-03-31 15:1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美中爭霸新戰場!中國掌控非洲豐富礦藏 《經濟學人》:美國計劃扭轉局面
非洲擁有世上約30%的礦產資源,美國認為非洲擁有的「關鍵礦物」對減少碳排及創造綠色工作至關重要。然而,中國對非洲礦物的控制持續擴張,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指出,美國正計劃打破中國對非洲礦產的控制。
廖綉玉
2023-03-03 1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財經
經濟
觀點投書:美中爭霸之內在結構性因素─從新冠疫情下的「美元霸權」談起
美中爭霸之主要戰場除了軍事與外交等層面外,更重要是在貨幣金融、地緣政治,乃至科技創新等經濟層面。因為確保美國霸權地位之因素,主要乃是從內在經濟層面,逐漸向外擴散至軍事與外交層面。這種由內而外的綜合國力之競爭場域,乃是美中爭霸主要的結構性因素所在。
約博
2022-10-17 14: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盧業中觀點:我們能迎來更完善的國際秩序嗎?
美中競爭、烏俄戰爭、核武擴散、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等詞彙,不斷地在國際新聞中出現,而這些令人憂慮的消息持續削弱人們對於自由國際秩序的信心,卻也成為國際關係學者持續追求解方的動力。最新一期《外交事務》雙月刊藉由出刊100年的機會,重申其對於促進外交政策議題辯論的雄心,也希望透過對歷史的理解來形塑對未來的想像。其中,兩位頂尖的國際關係學者DaniRodrik與StephenWalt的文章,試圖透過對美國外交以及強權政治的分析,探索未來美中互動模式及其對國際秩序的可能影響,值得一讀。
盧業中
2022-09-09 14:3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財經
新新聞
專欄
科技
顧爾德專欄:台灣要怎麼因應布林肯提出的對中戰略
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於5月23日在東京肯定說出一旦中國武力犯台美國將軍事介入,3天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發表演說詮釋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由這個演說中,可以較清楚地從美國整體對中戰略來瞭解華府如何定位台灣。更重要的是,由此思考台灣如何擬定因應美國與中國的戰略戰術。
顧爾德
2022-05-28 14: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一文看懂》RCEP與CPTPP有何異同、如何影響美中爭霸、台灣面臨何種挑戰
2022年元旦,以東協(ASEAN)成員國組成,最終目標是取消成員國之間90%以上商品關稅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正式生效。在15個成員國中,有10國已經通過國內審核,剩下的五國將陸續通過審核。
BBC News 中文
2022-01-15 23: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美強權爭霸下的「台灣」
1949年8月5日「中美關係白皮書」發表,中華民國成為「棄子」,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台灣地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舉足輕重,瞬間中華民國遂成為「棋子」,起始的冷戰期間到中美關係的暖化與建交,直到2020年以來中美關係的全面對抗圍堵,「棄子」與「棋子」的宿命角色是中華民國台灣在美國國家利益中的轉換器,台灣的生存發展依附在美國國家利益之下,由不得自己更無喙置啄。
劉孟仁
2022-01-03 14:10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觀點
閻紀宇專欄:歐洲小國為台灣捋中國虎鬚,我們的「立陶宛時刻」到來了嗎?
「現在,某種意義的『冰島時刻』似乎降臨了,立陶宛將邁出勇敢、意義重大的一步,協助台灣獲得國際社會承認。過去台灣支持立陶宛的自由,這場勝利將不僅是台灣的勝利,也會是整個自由民主世界的勝利。」
閻紀宇
2021-08-17 04:59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新新聞
今日北京如何看待華府、盱衡世局?國際關係權威學者閻學通解析「後疫情時代」中國外交政策
全球近年經歷川普人主華府力推「美國優先」、新冠肺炎從中國蔓延全球的劇烈振盪,進入一段漫長的調整期,其中最關鍵的變數則是美中雙邊關係的發展。從華府看北京,無論鷹派鴿派,精闢獨到的分析比比皆是;但吾人也非常需要「從北京看華府」的視角,理解習近平決策圈是如何看待美國、中美關係、中國在今日世局的位置、中國國家發展的真正目標。
閻紀宇
2021-07-19 1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中國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嗎?彭博專文解析:不可能
剛過完百歲生日的中國共產黨,當然希望看到它所統治的中國持續崛起,甚至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但彭博新聞社6日刊出專文解析,直言這件事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中國的經濟改革日漸式微,反倒是從疫情中復甦的美國經濟強力反彈,在改革失敗、國際孤立與金融危機的利空之下,中國可能在攀頂之前就陷入停滯,甚至步上日本經濟泡沫的後塵。
李忠謙
2021-07-07 21: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如果美國與中國開戰,誰會贏?美軍前北約最高指揮官:我會選美國手上那副牌,但中國確實來勢洶洶
曾官拜美軍歐洲司令部司令、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司令的儒將史塔夫瑞迪斯,日前投書《日經亞洲》談了一個台灣人都會關心的問題:如果美國跟中國打起來,贏的人會是誰?不過史塔夫瑞迪斯並未明快給出答案,而是從軍事預算、軍備數量、地理優勢、聯盟優勢、軍事科技等五個方向進行剖析,認為美軍雖然擁有優勢,但中國正快速縮小雙方差距。
李忠謙
2021-06-03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日本自衛的關鍵決斷:該幫台灣(美國)對抗中國到底,還是引導美中爭霸「軟著陸」?
繼菅義偉與拜登在美日聯合聲明中首次提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後,日本媒體13日報導,「台灣穩定」對日本安全的重要性可能也將被首次寫進防衛白皮書,日本距離「戰略模糊」似乎又更遠了一點。論者以為,在今年4月的美日聯合聲明後,日中關係已經進入了新階段,今後不該再堅持「不宜刺激中國」,而是進一步思考「如何預防台海衝突」,甚至「如何遏制中國的軍事行動」;但也有反對意見指出,日本應該跟美中爭霸保持一定距離,免得被捲入不必要的衝突。
李忠謙
2021-05-15 03:04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北京到底會不會打台灣?《經濟學人》從兩次美軍馳援台海談起:中國的軍事自信讓台灣身處險境
美軍第七艦隊曾在1950與1995年兩度派出航空母艦巡弋台海,以強大實力將海峽對岸的解放軍攻勢化解於無形。除了保住台灣,《經濟學人》更形容「一個由美國所主導的亞洲安全局勢,在航母身後迎浪展開」。隨著兩岸局勢與中美對立再次升高,台灣海峽近來又成為全球關注的衝突熱點:但解放軍這回還會動武嗎?美軍還會全力馳援嗎?台灣人會抵抗到底嗎?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嘗試回答了這些敏感的問題。
李忠謙
2021-05-10 18:39
VIP
評論
國際
新新聞
專欄
黎蝸藤專欄:美國重返東南亞,與中國下個激烈戰場是菲律賓!
全球逐步進入美中兩個陣營對抗的時代。美國的印太佈局可歸納爲三大層次:軍事同盟層次,美日、美韓、美澳紐等軍事同盟;戰略同盟層次,最新打造的美日澳印四邊安全對話(Quad);情報同盟層次,五眼同盟(美加英澳紐)。此外還有北約國家如英、法、德等在太平洋有傳統影響的國家。美、澳、紐、英、法在太平洋都還有海外領土、聯繫邦(Associatedstate)以及傳統受援國,加在一起幾乎控制了整個太平洋。
黎蝸藤
2021-05-10 15:10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