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西安事變,被蔣中正監禁59年!他養雞種菜、迷上裸泳…揭秘少帥張學良的軟禁歲月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遭蔣介石軟禁,隨後被送至台灣,直到1990年才被釋放。(合成圖/取自Wikipedia)

人物小檔案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

張作霖長子,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向蔣介石「兵諫」,扣押老蔣等中央軍政大員,直到12月15日,張學良才將其釋放。爾後便遭到蔣介石軟禁,被送到臺灣,直到1990年,才被李登輝釋放,移民夏威夷安度晚年。

民初時期被軟禁的人很多,但囚期相比張學良,可謂小巫見大巫。就張學良所說:「我的事情是到36歲,以後就沒有了。」36歲之前的他意氣風發,有不錯的家世,有一群縱情享樂的朋友。可在36歲這一年,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殺死蔣介石身邊的幾百名幕僚和衛兵,他可能沒想到,這將迎來長達59年的軟禁生涯,且將離開大陸,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臺灣。

59年的軟禁中,臺灣共占47年,張學良來臺灣顯然不是自願,且抵臺後心情非常憤怒,曾經怒罵:「這是什麼法律?這樣對待我,無論如何是非法的。」但隨著日子漸長,無奈就是無奈,打著牙也得往裡吞,漸漸習慣在臺灣的生活。

張學良(圖/取自維基百科)
民國軍閥張作霖長子,人稱「少帥」的張學良。(圖/取自維基百科)

其實張學良對臺灣的熟悉程度,可能不會比土生土長的人差。由於不能離開,只能在這座小島跑透透,他曾在新竹的山間野林生活,也在波光淋漓的高雄港看日出、日落,亦曾到繁華的大臺北居住,昔日不可一世的富家大少,開始學會怎麼養雞務農、怎麼研讀《明史》,怎麼接濟原住民,結識他所鍾愛的基督教。這些單調樸質的臺灣生活,成為張學良後半生的日常。

遷徙臺灣的經過

時間來到1946年11月,抗日戰爭早已勝利,張學良的十年徒刑已經期滿,他覺得自己應該要被釋放了,然而內戰的烽煙愈演愈烈,使蔣介石不肯釋放他,為了徹底斷送中共的聯繫,蔣介石命令下屬將他轉移到臺灣,為了提防有什麼三長兩短,還安置在偏遠的新竹井上溫泉(現清泉溫泉)。

遷移途中,軍方為了不告訴張學良真實去處,還編了個謊,欺騙他要回去南京。張學良以為要被釋放了,心情特別高興,直到看到臺灣海峽,才知道真實的目的地,一旁的隊長劉乙光看張學良臉色不對勁,坦承道:「副座,我們準備到臺北。」

張學良回應:「怎麼去臺北,又變化了?」

「副座請原諒。」

「還什麼副座,副座?把我當犯人一樣就行了。」

張學良氣到不行,覺得被耍了,也終於知道,蔣介石是不會放了自己的。到達臺北松山機場後,張學良很快就乘坐汽車出發,經過四小時的旅途,終於抵達新竹縣井上溫泉,從此,張學良開啟在臺灣的幽禁生活。

新竹井上溫泉:我的養雞夢

張學良抵臺後面臨的最大問題,乃是語言溝通。臺灣幾乎混雜各種類型的語言,「國語當然大家不是全部懂,閩南語我不會,客家話也是少部分人,山地話有九種」。好在後來張學良發現,如果用日語溝通,基本上全臺灣都行得通。而張學良早在東北就已經精通日語,遂化解此一大問題。 (相關報導: 民國最聰明軍閥是他!擁兵自重38年,把山西建設成中國最富裕省分 更多文章

在新竹的這段日子,張學良被軟禁於山野之中,對外聯繫的通道只有一條路,而且崎嶇不平,從新竹坐車到竹東得兩個多小時。二二八事件爆發時,「有風聲傳至山上,說有一股武力將來犯,目的在劫走張」,看守張學良的衛兵被下達命令,表示如果有人真的把張學良劫走,一定要在防線攻破前把他殺死。好在通往井上的路實在太崎嶇,事件發生前後,始終只有軍方知道井上的確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