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恩專欄:美再開鍘侵犯維族人權的中企

美國將侵害維族人權列入制裁事由,美國制裁的頻率愈加緊湊、增強,顯示美國在全面抗中的思潮下,將侵害維族的共犯斬斷於國際供應鏈的決心。(資料照,AP)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對侵犯維族人權企業新一波制裁,擴及向跨國科技與時尚連鎖品牌供貨的中國公司。透過消費者自覺行動,這些公司不但被阻斷原料供應鏈,產品也被拒於全球市場之外。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七月二十日宣布,在其出口管制實體清單(Entity List)加入十一家中國企業,理由是這些企業侵犯新疆人權、涉及強迫勞動,或協助中國政府強制蒐集維族人的生物識別與基因資訊。

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族的鎮壓鉗制無所不在(AP)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對侵犯維族人權企業新一波制裁,在其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加入十一家中國企業,理由是這些企業侵犯新疆人權、涉及強迫勞動,或協助中國政府強制蒐集維族人的生物識別與基因資訊。(資料照,AP)

企業上榜「實體清單」除名難

「實體清單」是美國出口管制條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EAR)下的措施,用白話文講,就是「公司黑名單」。外國企業一旦被認定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造成損害,即無法取得美國的零組件與技術,以確保美國的產品、服務和技術無法經由出口、轉口或移轉,被使用於受制裁的用途。

受制裁的企業可以由商務部、國務院、國防部、能源部或財政部提出,經各部所組成的審查委員會多數決審議而列入「實體清單」。一般來說,上榜的企業很難除名,等同與美國供應鏈斷絕關係。

目前列名於美國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的包括俄羅斯、中國、古巴、伊朗、北韓、蘇丹、敘利亞、烏克蘭等國的企業。其中,中國的公司有一七一個,僅次於俄羅斯的三一七個,名列第二。

隨著中共在新疆所推行的大規模監禁與監控等措施,美國將侵害維族人權列入制裁事由。七月的黑名單是制裁的第三波。美國制裁的頻率愈加緊湊,而且力道逐漸增強,顯示美國在全面抗中的思潮下,將侵害維族的共犯斬斷於國際供應鏈的決心。

美國第一次以「侵害維族人權」制裁企業是在二〇一九年的十月七日,正值美中即將展開貿易高層談判的前三天,震懾意味濃厚。該次制裁重點是參與新疆大規模數位監控與蒐集生物識別特徵的實體,包括維吾爾自治區政府與旗下十九個縣市公安局、浙江大華、科大訊飛等七家科技公司,以及建構「中國天網」的監視巨頭海康威視(Hikvision)等二十八家中國實體。

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族的鎮壓鉗制無所不在(AP)
美國制裁的頻率愈加緊湊,而且力道逐漸增強,顯示美國在全面抗中的思潮下,將侵害維族的共犯斬斷於國際供應鏈的決心。(資料照,AP)

人權組織倡議抵制行動

海康威視是專門銷售攝影機、錄影機和相關監控設備的公司,協助中國布建臉部辨識的「天眼」系統,以監控穆斯林少數民族。美國制裁海康,希望透過禁止取得技術,延緩其臉部辨識系統的發展。由於海康與大華的供貨商包含英特爾、輝達(Nvidia)、安霸(Ambarella)等美國企業,該次制裁不但對中企造成極大衝擊,也拖累上游供應商的美企。 (相關報導: 唐付民觀點:港版國安法必然升級為全球正義的圍剿! 更多文章

海康威視因為「中國政府對少數民族實施鎮壓、大規模任意拘留和高科技監控的過程中,涉及侵犯和踐踏人權的行為」,遭到美國政府列入實體清單。(美聯社)
海康威視因為協助中國布建臉部辨識的「天眼」系統,以監控穆斯林少數民族,遭到美國政府列入實體清單。(資料照,美聯社)

第二次企業黑名單是在今年的五月二十一日,制裁了九家中國實體。美國延續對大規模監控參與者的制裁,名單除了雲從、烽火通訊等科技公司,還有將生物識別資訊建檔與分析的中國公安部法醫科學研究所。值得注意的是,此波名單曾以涉及強迫勞動為由,制裁在新疆阿克蘇建廠的紡織企業中國華孚時尚股份公司。 時隔不到兩個月,七月最新一波的制裁亮點為延續強迫勞動的事由,制裁向跨國科技與時尚連鎖品牌供貨的中國公司。其中包括為華為、聯想、三星與蘋果製造鏡頭和觸控式螢幕組件的南昌歐菲光科技公司。據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ASPI)報告指出,歐菲光的南昌工廠接收了七百名維吾爾工人,以使他們愈發「感黨恩、跟黨走、保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