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教育部、陸委會「被狀況外」,港生回不到台灣教室

不少港生因開學而陸續返台,持續聲援反送中行動。(郭晉瑋攝)

「我們一起去上課!」開學前夕,東華大學學生會會長許冠澤與副會長黃聖文特別北上向陸委會與教育部陳情,希望政府積極協助在台港生,因為他們的香港同學李倩瑩因返鄉參與反送中抗爭而遭拘捕、限制出境,無法如期返台開學,原本申請前往波蘭當交換學生的遊學夢甚至將化為烏有。

港生表示指控沒有具體證據

李倩瑩遭捕的事情見報後,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亦傳出一位羅姓港生早在八月十一日遭拘捕,惟等香港法院審批保釋條件之後,預計可於九月中旬返校上課。學生會長許琮愷轉述他的聲明:「案件正在司法階段不便評論,但希望台灣人民、年輕一代,面對未知可以當個軟而不弱的人。」

究竟有多少港生無法回台「一起上課」?陸委會與教育部直至目前還未掌握確切數字。教育部學生事務與特殊教育司司長鄭乃文僅表示,教育部已公告各大學,如果港生在香港遭遇特殊情況,要立即遵循校安通報系統回報,教育部與陸委會將提供必要幫助,妥善安排學生註冊和上課事宜。

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局勢在八月三十一日遊行前後達到高峰。遊行前一日,多位香港學運領袖與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先後遭拘捕;遊行隔日,香港媒體亦陸續報導,多位在台灣就讀大學的港生因為在抗爭中被指控涉入「暴動罪」,雖獲准保釋,但不得出境。

許冠澤表示,學生會先收到李倩瑩在香港的中學同學傳來訊息,要求協助向校方申請保留學籍,因為「短時間沒辦法回到台灣上課」,一問之下才知道她在八月二十九日就遭拘捕,便緊急聯絡校方處理,目前已先辦理休學以保留學籍。

據瞭解,香港警方指控李倩瑩在深水埗警署外聚集,指罵警員、投擲磚塊及以雷射槍照射警署。但李應訊表示,自己僅站在人群當中,目前亦沒有具體證據顯示她對任何人或財物造成傷害,警方從她身上搜索到的,僅有和地鐵儲值卡一樣大的雷射筆。

東華校長有意親自赴港擔保港生

東華大學校長趙涵㨗得知李倩瑩被捕後,曾表達將親自赴港擔保她回國就學,目前正由律師研究相關事宜。而李在香港的律師以「留學波蘭」為由,要求李得以在保釋期間離港,並承諾若有需要將可在聖誕假期返港受審,仍有待香港法院批准。

同場遭拘捕的還有東吳大學的港生黎擎智。李和黎雖然都獲准保釋候訊,平安返家,但直到十一月十一日法院開庭審理前都不得出境,這項法院禁令意味著兩人在這學期無法返台註冊。這已經是第三起在台求學的港生遭到限制出境,而無法如期回台上課的案例。

一位提前回台而未參與八三一遊行的港生提到,在台就讀的港生若遭限制出境,不僅影響受教育的權利,更可能因為無法準時註冊而失去學籍,進而失去居留在台灣的資格。尤其不少港生希冀透過在台就學、就業取得長期居留權,參與抗爭的影響層面恐怕比外界想像得更廣。

「這已經不是個案!」許冠澤說,目前已知的三位港生都平安無恙,雖然校方也允諾保留學籍並協助處理留學簽證,但暑假返回香港聲援的港生恐怕還有人被限制出境,教育部應統一發函各級學校確立處理措施,不要再由個案處理。學生與人權團體也呼籲,政府駐港人員能主動聯繫學生與學校,協助他們向香港法院請假,順利返回校園。

香港警方正陸續從抗爭現場的監視器與照片中追蹤、搜捕、傳喚參與者,三個月來已拘捕超過一千一百人。台灣社運工作者洪崇晏質疑:「還有多少港生留在香港?他們是否安全?」他呼籲陸委會與教育部除了協助港生返台就學,應研擬更積極的對策,保障港生的人身安全。

政府「撐香港」不能只是喊口號

洪崇晏直言:「小至維持連儂牆,大至通過《難民法》,或者採取必要措施協助來台港生,政府能做的事情其實很多,關鍵在於是否願意去想、去做。」不過,教育部與各大專院校目前除了與駐港人員及學生聯繫之外,尚未有進一步行動。 (相關報導: 幫助香港,政府為何不修難民法? 王定宇提了這兩大理由 更多文章

「除了憤怒之外,我們也要向香港政府討回我們的同學。」許冠澤表示,香港青年在八三一大抓捕後主動發起罷課行動,但在台就讀的港生卻因無法回台「被罷課」,期待政府精神喊話「撐香港」時不只是喊喊口號,要有具體的作為。➤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