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或許矛盾,但放慢速度,並且專心致意於此時此刻正在你眼前發生的事情上,也就是活在當下,會讓你更加成功。像「活在當下」或「及時行樂」這樣的詞句聽起來雖然老套,卻有著強而有力的科學根據。
研究顯示,在分心或胡思亂想時,通常會想到不愉快的事,因而也會比較不快樂;而專注在做手邊事情的時候,因為心無旁騖,不但更有生產力,也會更快樂的。(延伸閱讀:提高員工生產力,避免職場疲勞13項秘訣)此外,還會讓你具有成功人士身上最難能可貴的特質:領袖氣質。
更有生產力
我們大部分人已經喪失安於當下這份單純的能力了。我們的時間表總是排得滿滿的,幾乎沒有任何休息時間,每一刻空檔都塞滿需要一心多用的任務。
然而,當我們處於多工處理狀態,一次得同時進行好幾件事的時候,根本無法深入瞭解正在處理的資料中。根據某項針對在課堂上授課內容進行傳統記憶測驗的研究結果發現,聽課時使用筆電的大學生,分數會比不使用筆電者來得低。
研究也顯示,我們的專注力之所以變差,是因為我們失去「過濾非必要資訊」的能力,因此會對所有的外來訊息都來者不拒。這些結果都顯示一心多用的確有損我們的記憶力與專注力。
我們可能也會訓練頭腦同時處理好幾件事,但結果是:什麼都沒有處理好。有個研究就顯示,如果你一邊開車、一邊與人講話,大腦的專注度將減少百分之三十七。
換句話說,一心多用意味著你可能以為自己提高了工作效率,事實上卻是造成自我干擾。
這不難想像。因為如果你一直不斷被拉往好幾個不同的方向前進,自然就會無所適從,感覺更有壓力而難以招架。
還有另一個研究數據指出,當人們每一次從其他事情再回到原來在做的事上時,大腦都要花點時間思考之前是停在何處,反而延後完成工作的時間多達五○%以上。
某家通訊公司的經理曾告訴我,她的員工中有很多人都很習慣一次同時處理許多事情,結果工作成效卻低於平均標準。她發現自己居然得叫員工放慢工作速度(當經理的通常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因為她知道,當一個人全神貫注時,人在心也在,就能把一件事情迅速完成,也能做得更好,進而提升績效與產能。

更樂在其中
當我們與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步調一致時,就會全然享受那個活動。想想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
當你面對一個避之惟恐不及的案子時,你知道它會耗費很多心力,或許就一直拖延著。然而,一旦你開始進行(也許是最終受到迫在眉睫的截止期限所催逼)便全心投入,這個案子於是順暢進行下去。你發現自己其實樂在其中,做事也很有效率,因為你完全專注在手邊的任務上。
專注的快樂
知名的心理學家米哈里.契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的研究指出:當你全神貫注地投入某個活動之中,就會體驗到能量非常充沛又純粹的喜悅狀態,他稱之為「心流」(flow)。
心流會發生在你百分百參與一個活動、而且該活動的挑戰性夠高,足以讓你專心投入(但是挑戰性又不會高到需要好幾天才能摸透)的時候。它是一種你全然活在當下時刻的狀態,能產生極大的樂趣。在那時,除了你正在做的事情之外,你往往對其他一切失去感知。你的心智專一、全神貫注。你在當下,事情似乎,嗯,流動著。那些臨在經驗令人深感滿足。
作者簡介|艾瑪‧賽佩拉(Emma Seppälä, PH.D.)
美國耶魯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史丹佛大學「慈悲與利他主義研究教育中心科學部主任」,教授「快樂心理學」,為該研究領域的先驅。
創設高人氣的新聞網站「實現日報」(Fulfillment Daily),並長期為哈佛商業評論、今日心理學與赫芬頓郵報等媒體撰文。 (相關報導: 「只要開了一個抽屜,就要專注在那上面」日本名門流傳,把時間當抽屜的人生整理術 | 更多文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你快樂,所以你成功:史丹佛大學最重要的快樂心理課,打破6大慣性成功迷思,化快樂為生產力》責任編輯/蔡昀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