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年輕人錯了嗎?卸責又缺乏專業的陳時中

指揮官陳時中於指揮中心記者會上一句「年輕人防疫鬆懈」瞬間惹怒了不少的年輕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6月3日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陳時中一句「年輕人防疫鬆懈」了瞬間惹怒了不少的年輕人,各大論壇跟平台紛紛炎上,狄卡跟PTT上不出現了怒罵陳時中甩鍋給年輕人的討論串,甚至在臉書上有人發起了向陳時中道歉的活動,但年輕人錯了嗎?一句甩鍋的話除了看到陳時中慣性卸責的作為外更突顯了自己缺乏專業。

確診人數等於疫情狀況的誤判

自疫情爆發以來,我們的確診人數不斷飆高,一天幾百例已是三級警戒下的常態了,而自校正回歸問世以來更是平均每日達到五百例以上,而從5/30日開始連續三日的三百多例便讓指揮中心認為疫情已經得到緩解了。而看到數字降低就認為疫情趨緩只能說是一般人最直覺性的想法,然而這樣的想法對於一個指揮官而言是不夠謹慎的。

科學是相當重視假說的,當我們看到數字下降的同時,除了思考是否疫情得到趨緩外,也應該去思考是否還存有通報塞車的問題,篩檢區域擴大的不夠導致部分民眾是沒有篩檢到的黑數等等,不去正視並改進篩檢及通報的量能,在其他可能性都沒有排除的狀況下盲目地相信確診數等於疫情狀況才導致了陳時中對疫情的誤判,也正因為深信著這樣的結果就是現況才會在得知年輕人確診率高的狀況下抓著這塊浮木並告訴自己疫情確實已經趨緩了是年輕人鬆懈了才導致疫情又變嚴重了。 

對新冠的瞭解完全外行

在前面誤判的基礎下我們從陳時中記者會上的言行上得知他對新冠並不是那麼的了解。過去以來我們都已經在許多案例上發現了這個疾病是存在潛伏期的,所以理想的隔離天數都建議至少七到十四天,如果這樣的觀念是基礎的話,那陳時中怎麼會因為三天的趨緩就判斷疫情已經趨緩了呢?

同樣的概念,既然知道這個疾病從感染到可驗出確診是存在時間差的,那怎麼會用6/1疫情趨緩後年輕人鬆懈當作6/3疫情變嚴重的藉口呢?如果年輕人是在6/1記者會上得知疫情趨緩而開始群聚,那要趕在6/3記者會前被採檢並完成通報,也就是年輕人在短短不到一天的時間內瘋狂群聚瘋狂篩檢並排除所有塞車的案例直接趕在6/3記者會上公布,用這個當理由只是更顯示了陳時中不專業的形象。

年輕人真的有鬆懈嗎

最後年輕人真的有鬆懈嗎?指揮中心告訴我們年輕人確診率達到25.2%左右,從數據來看應該是當日確診的年輕人比率,因此當我們往前回推年輕人的確診率時,我們發現陳時中所謂疫情趨緩年輕人鬆懈的6/1才是年輕人確診率最高的日子,儘管套用陳時中立馬鬆懈就可以立馬染疫的超高速確診邏輯,怎麼看都像年輕人儘管在陳時中公布疫情趨緩後仍然沒有鬆懈阿,那陳時中到底是怎麼得到年輕人6/1疫情趨緩而開始鬆懈的結論呢?

過去以來年輕人的確診率就在20%左右,儘管最近幾天看起來年輕人確實比例比較高,但正如我前面所說過的一個數據的呈現必須盡力思考後面所有的可能性才能做出準確的判讀,或許是通報上的塞車導致真實狀況難以判讀、或是因為擴大篩讓篩檢可以觸擊到更多年輕族群,當然也該思考是否是因為年輕人有暴露在高風險當中的可能性。 (相關報導: 新冠疫苗遲到,空窗期將至? 陳時中回應了 更多文章

慣性卸責表露無遺

當我們從過去陳時中的表現來看,我們不但看不到所謂的專業,反而看到了不少次的甩鍋紀錄,就以這半年以來他的表現來說,除了這次甩鍋給年輕人怪年輕人防疫鬆懈外,前陣子面對立委質詢3+11協調會時,他第一時間也是推給陳宗彥,事後被人抓包陳宗彥當天並未出席協調會的時候才改口稱自己記錯了, 儘管我們體諒部長會議眾多不可能每場都記得,但3+11這場協調會早已被人們廣泛討論,難道身為指揮官的部長會毫不知情也毫無興趣去追究嗎?最有可能的理由就是先想辦法隱藏會議記率然後盡可能的裝傻混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