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大學校長會議邀請總統講話,合適嗎?

校長們的會議無妨邀請總統參加;但總統最好是不講話,而在座中虛心就教或參與討論;如此可相得益彰。圖為蔡英文總統出席全國大學校長會議開幕並致詞。(總統府官網)

蔡英文總統於今(2022)年應邀參加「全國技專校院校長會議」,講話前先說了段冷笑話:「我一直在檢討自己,為何此會議這麼久都沒有來邀請我,原來是沒有舉行。」引發議論。話裡所透露的訊息是:蔡總統很期待受邀參加大學校長們的會議。

大學校長的會議過去有沒有邀請蔡總統參加呢?查陳建仁副總統曾代表他參加2017年在高雄市舉行大學校長會議的開幕式。蔡總統自己曾參加2018年在臺南市舉行的大學校長會議。2019年的大學校長會議在臺中中興大學舉行,蔡總統及陳副總統均未現身。2020及2021兩年則因新冠疫情大學校長會議停辦。

20210428-前副總統陳建仁28日出席「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招商暨人才與技術媒合會(DEMO Day)」。(顏麟宇攝)
前副總統陳建仁。(資料照,顏麟宇攝)

大學校長們濟濟一堂開會,肇始於1986年李煥教育部長任內。起初與公立與私立大學校長分別舉辦「座談會」,由教育部長召集並擔任主席;後來公、私立一起舉辦,再更名為「公私立大學校長會議」。教育部藉此會議可達到宣導並溝通高教政策的效果,乃每年(通常在年初)舉行。

1997年的大學校長會議,開始有聲音認為該會應改由大學校長召集——邀請教育部長列席,並由校長取代部長及官員擔任各討論場次的主席。到2000年初,楊朝祥部長終於做出了個重要決定:往後的大學校長會議由「國立大學校院協會」及「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輪流主辦。到了2011年,「全國大學校長會議」與「全國技專校院校長會議」合併成了「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於是輪流主辦的單位更增加「國立科技大學校院協會」與「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

自從由校長組成的協會主辦之後,大學校長會議的性質乃有所改變——它讓校長們聚在一起研討大學理念與趨勢、交換辦學經驗,而共謀改進之道。它邀請教育部長及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主委列席報告,既凸顯大學自治的精神,也讓大家有機會認識政府政策,並向政府有關單位建言。

然而這樣的「大學校長會議」是否應該邀請總統參加?卻值得大家深思。「民主國家」的總統或總理不太可能會受邀到類似場合講話(德國「高等學府校長協會」(HRK)的會議,就是範例。)獨裁者也通常避免與學界大夥接觸(別的不說,蔣中正、蔣經國與李登輝總統都不曾做過類似的事。)

查1998年元月的「大學校長會議」裡,教育部長吳京首開先河,邀請連戰副總統參加並在中午的自助餐會上講話。當天警戒森嚴,乃使會議增添了政治色彩。其後二十多年以來,不管是「全國技專校院校長會議」,或之前的「全國大學校長會議」,歷任總統總都期待參加。

2001年的大學校長會議首度由國立大學校院協會主辦,在海洋大學舉行。主辦單位邀請剛當選總統的陳水扁參加開幕式並講話。由於呂秀蓮副總統也希望參加,乃安排讓他參加閉幕式講話。 (相關報導: 吳思鍾觀點:龐畢歐此時訪台有三不利,小英總統應低調面對 更多文章

20210408-前總統陳水扁8日出席前國策顧問邱垂亮教授追思會。(顏麟宇攝)
前總統陳水扁。(資料照,顏麟宇攝)

2002年的大學校長會議輪由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主辦,在大葉大學舉行。私校協進會的理事會決定不邀任何政治人物參加。2004年的大學校長會議在華梵大學舉行,教育部曾示意希望邀陳水扁總統出席,但私大協進會理事會決議拒絕。後來馬英九總統則幾乎每年應邀在「全國技專校院校長會議」、「全國大學校長會議」或「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