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施打新冠疫苗者,生活與外出都將受限!中國地方政府因「強制接種」挨轟

中國科興生技公司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美聯社)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疫苗接種從我做起!」約22萬人口的江西省定南縣本週發布通知指出,從7月26日開始,未接種新冠疫苗的居民「原則上」將禁止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進入學校、醫療機構等其他公共便利設施。不只有江西,近來中國許多地區未接種疫苗的居民,都傳出將被禁止進出超市、車站、醫院、學校等公共場所。

中國媒體16日報導,全國多個地區重點公共場所宣佈實施「二碼聯查」,進出這些地區政務大廳、火車站、景點、學校等人群密集公共場所的人員,將同時查驗健康碼、疫苗接種記錄「二碼」。這讓不少專家擔憂,當局即將推動強制全民施打疫苗,或認為「如果這不是強制接種疫苗,那什麼才是?」

此前中國當局多次申明,該國新冠疫苗接種除了身體症狀不能施打者之外,皆遵循「知情、同意、自願」的基本原則,如今為何又突然「強行」推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專家說法指出,中國許多尚未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居民,生活在較難接觸到政令宣傳的農村偏鄉,導致地方政府需要採取更嚴厲的措施甚至是強制施打,以確保群體免疫。

中國政府人員一年來湧入各大社區,透過提供各項福利,例如贈送購物券、免費雜貨和冰淇淋等,說服人們接種疫苗。「他們吸引人們接種疫苗的所有策略……在下一階段的疫苗接種工作中可能起不了作用,」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FR)全球衛生問題高級研究員黄延中(Yanzhong Huang)說,「強制執行可能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可行方法。」

遊客在北京新開幕的中共紀念館觀看毛澤東的照片,他當時正在天安門的城樓上宣布新中國的成立。(美聯社)
遊客在北京新開幕的中共紀念館觀看毛澤東的照片,他當時正在天安門的城樓上宣布新中國的成立。(美聯社)

不打疫苗就限制出行?

7月以來,中國有12省份至少50縣發布通知,警告將加強鼓勵未接種疫苗公民前往施打,並表明「不接種疫苗恐將影響生活和外出」。目前包含四川、福建、陝西、江蘇、江西、廣西、安徽、山東、河北、河南、浙江、內蒙古等地都已發布新措施通知。

政策因地而異,有33個縣表示將在進入公共場所(包括行政大樓和衛生設施)時檢查疫苗接種記錄,另有19個縣級政府明確警告,幾週內未完成接種的公民可能會被禁止進入各種公共場所和服務機構。

「7月17日起,原則上不允許未接種人員(禁忌症除外)進入醫療機構住院部、養老院、學校(幼稚園、托兒所、校外培訓機構)、圖書館等重點場所,」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12日發布的通知稱,請適齡未接種人員儘快前往接種新冠疫苗,以免給工作、學習、生活、出行等方面帶來不便。

旌陽區政府特別強調,「全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和廣大黨員除禁忌症外應實現接種清零」,並稱符合資格民眾有「應接盡接」責任。

某些地方的措施更加極端,例如廣西桂平市和北流市竟稱,父母雙方必須都接種疫苗,否則孩子不得上學,這項規定在社交媒體上被罵到刪除,但尚不清楚限制是否仍然適用。另外在河南省唐河縣,官方媒體報導稱,政府或國有企業將不再支付未接種員工的薪資。 (相關報導: 越打確診越多?BBC解析:科興與國藥疫苗究竟有沒有效 更多文章

對此中國黨報《人民日報》評論表示,疫苗政策理應得到公眾的積極配合和理解支援,出發點是好的,但如何把好事辦好,也要講究手段和過程、注重方式和方法,「適度採取限制有助於提高接種積極性,但超過了必要、合理的範疇,就容易滑向『一刀切』的簡單粗暴。」

在車水馬龍的北京街頭,習近平正在大螢幕上發表創黨百年演說。(美聯社)
在車水馬龍的北京街頭,習近平正在大螢幕上發表創黨百年演說。(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