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宮原眼科,首先要介紹的便是開業醫生:宮原武熊,宮原武熊為東京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大正14年(西元1925年)8月,擔任台南醫院眼科部長隔年辭職,並回到東京開業。
至昭和2年(西元1927年)時,又前往台中市榮町 開設「宮原眼科醫院」,開業期間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曾受任命為台中州協議會員,昭和十二年(西元1937年)任台中州會議員。

1929年時,宮原於新高町台中州立台中第一中學校旁興建了洋式樓房,1945年1月,再擔任台中州私立台中商業專修學校(今新民高中)校長,同年10月日本投降二戰結束,11月返回日本。尚無宮原武熊回到日本以後的相關資料。

而談到台中醫療,大家往往忽略了醫療伴隨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以昭和年間為例,昭和四年(西元1929年)時,除了公立醫院外,台中市具規模私立醫院共11 所,至昭和十一年(西元1936年)時已有29 家私立醫院。
在日治時期所開設的醫院密度之高,以現存的醫院建築中的吳眼科、端容眼科、宮原眼科等,彼此距離不超過100公尺,可以看到日治時期台中舊城區所開設醫院的密集程度。

而私立醫院與公立醫院有所不同,在於公立醫院有公家資金支援,私立醫療院所則需要自己籌措資金,收入也需依靠病患等收入,因此一個地區的私立醫療院所發達,往往在於其人口的稠密程度,以及該地區的人口富裕及交通是否便利。
因此談到台中醫療,大家往往忽略了醫療伴隨城市發展的重要性,而宮原眼科的規模,便是台中市舊城區在日治時期發達程度的例證。

據台中市役所編《台中市管內概況(昭和十三年)》中統計,當時宮原眼共可收容53人,擁有25病室,在昭和十一年(西元1936年)台中市私立醫院調查中為規模最大的私人醫院,如此除了宮原武熊本身財力雄厚外,有龐大的消費人口也是支持醫院經營的關鍵。
然而在1945年二戰結束後,在台日本人需內渡回日本,在台日產無人繼承則沒入政府資產,因此宮原眼科便被收為國有,並改為台中市政府民政科衛生股,1946年改為台中市衛生院。而後在1959年衛生院遷至新大樓,政府便將建物轉讓於民間。 (相關報導: 別再羨慕京都啦!網友公認全台最美10大歷史建築,每棟都是台灣最珍貴的足跡啊 | 更多文章 )

然而在1945年二戰結束後,在台日本人需內渡回日本,在台日產無人繼承則沒入政府資產,因此宮原眼科便被收為國有,並改為台中市政府民政科衛生股,1946年改為台中市衛生院。而後在1959年衛生院遷至新大樓,政府便將建物轉讓於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