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買衛生棉,少女穿黑褲躲垃圾桶邊…第一線揭疫情下「最貧困女子」無助身影

「有一些孩子說,這麼多年都要看著自己媽媽每個月一天兩天不吃飯,只為了讓她跟姐姐有衛生棉可以用…」因為貧窮而沒有足夠衛生棉可用的少女、女性街友、酒店求生的單親媽媽,她們是被疫情海嘯沖打得幾乎無法站立、卻難以被社會看見的一群身影…(資料照,謝孟穎攝)

「每個月都有5天,妳不敢跟任何人說話、害怕別人聞到妳身上的味道,會想是否全世界都不喜歡我、不能被發現這樣的事情;也有一些孩子說,這麼多年都要看著自己媽媽每個月一天兩天不吃飯,只為了讓她跟姐姐有衛生棉可以用……」

2021年5月份台灣本土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全面強襲,原先堪稱世界最後一塊淨土之地瞬間面臨店家紛紛拉下鐵門、餐飲服務業大量倒閉各種危機,而被疫情海嘯沖打得幾乎無法站立、卻難以被社會看見的一群身影,是身在「最貧困女子」之列的女性街友、失業酒店單親媽媽、因為貧窮而沒有足夠衛生棉可用的少女。

「很多孩子一開始都不願意講,問到後來才知道,她因為不想被人知道她沒有衛生棉可以用,會穿黑褲子去上學、躲在垃圾桶旁邊……」現年23歲的「社團法人全球小紅帽協會」創辦人林薇,過去便碰過許多貧困少女如此掩飾生理期流出的經血沾染與氣味、讓自身變得邊緣,當疫情來襲,少女面臨更艱困的考驗──11日深夜,由資深新聞人、台灣食育協會理事長黃兆徽主持之線上講座「燭光點點:疫情下的弱勢女性困境」,即透過多位第一線服務「最貧困女子」的工作人員,道出大難來臨時最容易被忽視的各種人生之難。

「有兩個女兒但完全沒收入…」疫情加劇少女悲歌:房租水電都沒錢,怎能想到衛生棉?

如今23歲的林薇曾因「寫給譚德塞的一封信」事件爆紅,此外她也是「社團法人全球小紅帽協會」的創辦人,當2021年5月份台灣本土疫情爆發,團隊便火速展開「生理用品物資包」募集,迄6月29日已發出近600人份的生理用品。只是林薇也坦言,要募這樣的東西並不容易:「我們過去募集生理用品,其實會有人問說:這可以捐嗎?怎麼募這個?這不是該自己準備的東西嗎?」林薇與她的夥伴深知這些生理用品對孩子們來說多重要,這是全世界、在台灣都發生的狀況──月經貧窮。

生理用品對有經期的女性來說是必備品,卻往往是被放隱形的需求──就連疫情期間協助募集與整理大量物資、撐起無數貧困家庭與超過500名街友困境的作家林立青,講座上也坦白說,他當初聽到林薇問「物資包」有沒有生理用品時幾乎是傻在原地、整個人變成化石:「我誠實說我沒想過,我可以募很多物資、八寶粥跟餅乾幾百箱幾百箱在搬,我也有想到物資可能要有濕紙巾、衛生紙,但我完全沒有想到生理用品。」而後林立青也以臉書協助生理用品募集宣傳。

林薇是留學海外時在荷蘭首次接觸到難民議題、意識到「月經貧窮」的存在,主修醫學的她也曾於賴索托、坦尚尼亞當地婦產科服務,不斷看見──「很多女性因為貧窮無法添購生理用品或無法足夠,這樣後續衍生問題會很多,可能有重複陰部感染、發炎、不孕、子宮頸癌,心理也會長期處在焦慮狀態,不知道什麼時候月經會來、有沒有足夠物資可以用、會不會上班上課途中月經就來了……」 (相關報導: 義氣撐萬華》苦撐虧損也不讓弱勢餓肚子 在地店家告白:其實是我要感謝他們… 更多文章

「我想,全世界都有這樣的問題,台灣不可能沒有,我至少要找出這群人在哪。」林薇說。自初經來潮,林薇就很關心月經教育、多元生理用品選擇,後來更是創辦「小紅帽」服務台灣10–18歲青少女,希望問出這些少女關於月經的需求、進而提供物資與各種關於月經的教育──而一切誠如林薇所說,世界都有「月經貧窮」,台灣當然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