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老大哥地位不保?立訊進攻蘋果供應鏈 規模小鴻海13倍,卻成掌握關鍵資源最大敵手

過去一年來,立訊進攻iPhone供應鏈的大動作不斷,今年1月拿下緯創iPhone供應鏈之後,更取得iPhone 13 pro三成訂單,分食鴻海商機。(圖/財訊提供)

過去一年,立訊集合和碩、緯創原有的資源,切入iPhone組裝生意,美中合作培養出的鴻海挑戰者,從兩個切點進攻鴻海iPhone事業布局。

根據《財訊》報導,2021年,中國代工廠立訊正式打入iPhone供應鏈,今年開始,蘋果高階的iPhone 13 Pro手機,將有3成交由立訊組裝。

過去一年來,立訊進攻iPhone供應鏈的大動作不斷。去年7月,第三大iPhone組裝廠緯創宣布以33億元人民幣,將組裝iPhone的昆山廠賣給立訊;今年1月1日,緯創旗下的緯創投資(江蘇)及緯新資通(昆山)股權,已交割給立訊。根據緯創年報,緯創仍持有不少立訊股票,立訊分食鴻海商機,緯創也將獲利。

立訊擴大布局 搶鴻海地盤

《財訊》報導指出,去年,第二大iPhone組裝廠和碩,先宣布旗下金屬機殼廠鎧勝下市,今年1月和碩公告,鎧勝與中國立訊合資成立公司。現在,位於江蘇鹽城的立鎧精密科技,立訊已控有48%股權,而和碩控有的日麗國際則持有46%股權,立訊跨入iPhone機殼的布局已基本完成。(延伸閱讀:英特爾喊話美政府「與其把錢給台積電,不如放自家人口袋!」美半導體政策會因此動搖嗎?

今年7月3日,立訊也在江蘇昆山成立立芯精密智造,進軍SiP系統級封裝業務。3天後,7月6日,長虹建設也公告,台灣立訊精密以15.76億元,買下位於台北市民權東路的長虹新銳科技大樓。立訊正積極在兩岸布局,在蘋果力推下,和碩和緯創在iPhone供應鏈角色下降,吐出關鍵資源,中國本土新對手立訊正式浮上台面,和老大哥鴻海競爭。

這件事為何重要?《財訊》分析,因為iPhone組裝廠是蘋果供應鏈的核心,表面上看,組裝iPhone只有極為微薄的毛利,但實際上,組裝廠能在第一時間知道蘋果未來要發展哪些技術,需要用到哪些新的零組件,更有機會搶先推薦蘋果使用自家生產的關鍵零組件。

立訊打進iPhone供應鏈,未來有兩個切點,第一,拿下iPhone金屬機殼的供應地位,這是過去可成每年獲利3、4百億元的肥美市場,毛利率更超過4成!分析師預估,立訊明年將想盡辦法把機殼事業打進iPhone供應鏈,「一旦打入,立訊規模會快速接近鴻海」,第二,從半導體系統級封裝技術切入,和日月光旗下環旭合作,提供更小型的聲學元件給蘋果,一旦成功,就能提供更多自製的IC給蘋果。

根據《財訊》報導,去年在疫情的干擾下,鴻海靠著老本行iPhone供應鏈,仍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因為其他競爭對手供貨不順,讓蘋果將部分訂單挪給鴻海,也讓蘋果去年新品罕見分批開賣。這一次調整,蘋果把去年銷售量大的高階手機交給立訊,恐怕是蘋果要加大競爭力道,維持供應鏈的平衡。

今年手機仍將是科技產業裡最重要的平台,根據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的報告,今年全球手機銷售量將達13.8億支,較去年成長7.7%,明年也將較今年成長3.8%,達14.3億支。 (相關報導: 曾是鴻海頭號強敵…立訊股價狂瀉,這四家台廠淪為受災戶 更多文章

iPhone 13背後 供應鏈大戰

「今年iPhone 13估計可以賣出8千8百萬支,比去年成長10%,」海通國際證券電子首席分析師蒲得宇,他觀察全球手機供應鏈多年,他認為,今年蘋果iPhone將是4個型號同時推出,「預計是9月中發表,9月底上市」,而鴻海和立訊等代工廠將在8月進入iPhone 組裝的高峰。(延伸閱讀:台積電、聯發科、華碩...統統被唱衰!台灣科技業創歷史佳績,外資降評潮究竟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