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俄羅斯入侵與戰爭罪行,硝煙中仍決定冒險返鄉的烏克蘭人

2022年4月6日,烏克蘭難民跟他的貓一起逃往鄰國波蘭。(美聯社)

在烏克蘭西部與波蘭接壤的莫斯季斯卡鎮附近,奧萊娜和瑪麗亞在國外逗留了一個多月後徒步返回了祖國。她們來自烏克蘭東部頓涅斯克的斯拉維揚斯克。

3月10日,隨著俄軍入侵者迫近,奧萊娜的丈夫讓她帶女兒逃往到波蘭。

母女二人前往與德國接壤的波蘭城市什切青投奔親友。在那裏,她們被迫打地鋪。奧萊娜說,因為語言不通,找工作很困難。

儘管俄軍新一輪軍事打擊在即,但她們仍然決定一路向東——回家。頓內次克是俄軍下一步打擊的重要目標。

奧萊娜丈夫是救護車司機,他仍在斯拉維揚斯克等待母女二人。當BBC記者問她們回國感受時,奧萊娜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好極了!」她說。「不管怎樣,回到烏克蘭我們非常開心」。

烏克蘭和波蘭邊境
Reuters 烏克蘭人再度穿越烏克蘭和波蘭的邊界,重返故國

自從俄羅斯入侵以來,已有一千多萬烏克蘭人背井離鄉,其中430萬逃離烏克蘭。

隨著前線局勢穩定,烏克蘭國家也學會如何在戰爭狀況下運作,一些烏克蘭人開始返鄉,甚至願意回到那些直接受到俄軍打擊威脅的地區。

戰事進入第二個月。烏克蘭人頂住了俄國的進攻,也稀釋了國家可能迅速瓦解的恐懼。

正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本周對全國民眾講話中所說的,戰事已經超過48天,遠遠超出當初西方分析人士預估的首都基輔可能48小時淪陷的預言。

BBC在波蘭邊境所採訪的烏克蘭人表示,她們已經厭倦了在國外當難民的生活。還有人是出於一些實際考慮迫切想回去,比如,回去拿在慌亂中沒來得及帶走的重要文件;保護家園免受打劫;或者回去接回當初留在父親身邊的孩子等。

而對更多的人來說,家庭、家人和朋友的磁力太大,不能不回家去。

索菲亞
索菲亞被媽媽逼迫離開烏克蘭,但在復活節要回去看親人。

索菲亞正吃著從邊境快餐攤上買的熱狗。她不顧媽媽的勸告,只在波蘭住了三星期後就返回烏克蘭。雖然還在打仗,但復活節到了,她在這個復活節熱切想見到在利沃夫的親人。

俄軍轟炸她家鄉後,20歲的索菲亞3月末越過邊界來到歐盟,與教母在波茲南的一個朋友住在一起。

索菲亞表示,媽媽很恐慌,所以強迫她離開。儘管波蘭政府以及人道團體對難民的幫助,她從未感覺自己能在國外安頓下來。

她說,「你覺得很陌生。儘管人人都試圖幫助你,但感覺不像家」。她希望能和相對平靜的利沃夫親屬住在一起。

官方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烏克蘭人正在做出同樣的選擇。波蘭邊境當局說,進出烏克蘭的人數現在越來越接近。

截至到周三(4月13日),2萬4千7百人從烏克蘭進入波蘭,與此同時,也有2萬人從波蘭回到烏克蘭,與3月6日破紀錄的14萬2千人湧入波蘭相比,情況出現了鮮明逆轉。

利沃夫-霍洛夫尼火車站是烏克蘭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火車每天都從戰區運來數千逃難的人。車站外,慈善機構為人們發放食物、衣服以及SIM卡。同時,成排的大客車再把人們送到鄉村和邊境地區。

雖然大多數人來自烏克蘭東部,但也有源源不斷的人流開始返回東部地區,即便它可能是一個潛在的致命選擇。

伊琳娜
伊琳娜(最右邊)、她的女兒卡特琳娜、母親莉娜和岳母耶夫根雅

伊琳娜、她的女兒卡特琳娜、母親莉娜和岳母耶夫根雅來自於烏克蘭中部靠近前線的城市克里沃羅格。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如何讓一個「腦死」的軍事聯盟起死回生、繼續壯大?侵略者普京做到了! 更多文章

她們最初離開烏克蘭,投靠在摩爾多瓦的親人,但現在決定回去。但回去要買車票,不像來時從戰區向西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