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富案延燒迄今,國防部還拿不出懲處或調查報告,卻不斷有「內幕」傳出,而且,方向各自不同,有說想解約的,有說不想解約的,甚至還有「定調」國防部挪用三個軍種撥出的二十四億,是海軍自做主章,國防部長馮世寬不知情!儘管所述情節匪夷所思,仍屬不具名人士的說法,不算正式「報告」,不過,國防部若想由此帶風向,算盤可能打錯了。
為了愛護國防部的顏面,不論放話或爆料,但凡不合邏輯者,還是要有言在先,免得屆時正式報告出爐,說服不了「死老百姓」,提油澆火,情況更糟。
挪調預算,怎麼可能海軍一手遮天?
首先,軍方調度預算給慶富,馮世寬可不可能事前不知情?海軍的確有「欺騙」馮世寬的「前科」,初就任時因為海軍一句「方陣快砲提前簽約可省十二億」,馮世寬未等立法院審查預算通過,就大筆一揮准了,結果被立委罵臭頭。海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一騙再騙?馮世寬能笨到一再被騙?這樣的馮世寬也不適任國防部長了;此外,即使是方陣快砲提前簽約,也得馮世寬「大筆一揮」,馮世寬不批可,海軍能把方陣快砲搬回來嗎?同理可證,二十四億預算,馮世寬沒准,誰能從三個軍種,挪動九個項目,搬出錢來?
其次,根據中時報導,軍方不具名人士定調提前撥款給慶富履約金是「海軍為美化預算執行率」,光憑這句話,說這話的軍方人士該撤職,第一,這筆預算國防部根本沒編,編進去的只有四、五千萬,有什麼預算執行率達不到的問題?第二,海軍美化預算執行率,美化自家的都來不及,哪有搬陸空軍的預算當胭脂擦自己的臉?就算海軍不顧臉面,陸空軍又豈肯憑白吃虧?最重要的,這句話剛好打臉上周在立法院大發脾氣的副參謀長陳寶餘:國防部無仗可打,真成了「做帳單位」。
參謀質疑標案被調職,能爆料不能公布調查報告?
慶富案爆發是因為聯貸案,軍方還是把矛頭對準聯貸主辦行,指有一名女性行員打電話給海軍一名校級組長,確認慶富是否拿到標案,連查詢慶富公司狀況的公文都沒有;這個大概不是假話,行員電話打不到將級軍官,重點是:慶富拿到標案,就是國艦國造政策的承辦人,表示國防部就會依約編列預算,至於貸款後資金到底有沒有流入應撥付外國廠商帳戶,不論是銀行查或軍方查,一銀的管理監督之責是跑不掉的,董事長被撤職也無話可說。
然而,源頭還是,為什麼慶富能得標?軍方人士說,招標過程中,參謀質疑資本額放寬,卻遭上級指責,要求他不再碰獵雷艦案並遭調離,有「上級」、有「人員被調離」,這麼明確的疑問,國防部能「爆料」卻拿不出調查報告,這是什麼道理? (相關報導: 孫慶餘專欄:如果國民黨不當「忠誠反對黨」 | 更多文章 )

軍方慶幸有履約保證金九十億扣在手上,扣除軍方撥出的七十多億,還多賺十七億多,堂堂國防部算盤能這樣打,也不愧是「做帳單位」,但是聯貸銀行一百多億「呆帳」該怎麼辦?還是得看國防部決策啊,要繼續把案子撐過去是一個方法;確認詐貸,解約重來也是一個辦法,則司法檢調也得啟動程序,對慶富資金流向與資產,進行應該有的司法保全,才有追回的可能,慶富陳氏父子貸了巨款,既吞不下肚也沖不進馬桶,總不至於瞬間蒸發,拖得愈久,只會讓損失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