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佳冬段成戰備道起降最後拼圖!從「國防大秀」一探漢光演習與實戰差距

國軍漢光37號演習將於台一線屏鵝公路佳冬段執行戰備道起降,這也是國內現役唯一還未實地完成起降的戰備道,外界高度關注。圖為幻象2000戰機於民雄戰備道起飛。(資料照,蘇仲泓攝)

國軍漢光37號演習實兵演練將於13至17日展開,考量疫情未歇,預計部分科目內容、規模將有所調整,但眾所矚目的佳冬戰備道起降(15日實施),如今仍照計畫執行,這條國內唯一還未實地完成起降的戰備跑道,能否在今年達標,外界高度關注。

戰備道之於空軍有生戰力延續和完整,頗具指標意義,此次選擇佳冬段,與當前共機頻繁侵擾我西南防空識別區敵情有關。然而,只是即便有其必要,實務上仍潛藏不少問題,這正好也是漢光演習給人既定印象的縮影──距離實戰景況究竟有多遠?

戰備道是我方機場遭破壞時的備援機制,確保空軍主力機型能維持整補條件,整補後能起飛再戰,特別是台灣面對中共軍事恫嚇,一旦兩岸開戰,首當其衝的便是導彈齊發,摧毀我指管中樞與重要設施,機場自然成為初期敵人打擊的標的。因此有多條能權充跑道的路段,似是面臨龐大威脅下的台灣,不得不為的作法。

共機繞台。2020年2月,中共轟-6軍機(上)入侵台灣領空,我空軍F-16全程監控(AP)
共機近年擾台頻繁。圖為2020年2月,中共轟-6軍機(上)入侵台灣領空,我空軍F-16(下)全程監控。(資料照,美聯社)

我方設有4+1條戰備道 佳冬段是大滿貫最後拼圖

我國目前計有5條戰備道,高速公路部分有4條,分別是彰化員林段、嘉義民雄段、台南麻豆段、台南仁德段,以及省道1條,即台一線屏鵝公路(屏東佳冬段);過去另有一條中壢戰備道,早年曾完成T-33教練機和F-5戰機起降,後於2006年解除戰備迄今。

在現行的5條戰備道中,僅剩佳冬段還未有飛機正式起降(2011年曾在該路段實施,但最終因天候不佳,任務機僅能以低空衝場方式,象徵性通過),因此今年堪稱台灣戰備道能否真正大滿貫的關鍵,無論對軍方還是總統蔡英文而言,皆具歷史意義。

近期各參演任務機(F-16、幻象2000、IDF戰機、E-2K預警機等)均已進駐屏北機場整備,同時利用場內跑道先期實施預演,也因此才發生一架F-16V降落滑行衝過頭,導致機鼻插泥土的窘境。不過軍方目前仍照計畫執行,國人還是可以期待屆時飛官所展現的高超飛行技術。

20190821-空軍升級版的F-16V於今年五月參與戰備道起降演練。(蘇仲泓攝)
2019年,空軍F-16V戰機於彰化戰備道執行起降演練。(資料照,蘇仲泓攝)

完美預演面對上千「觀眾」 戰備道起降實戰差距引質疑

由於戰備道平時作為民車南來北往的道路,無論路段本身還是周邊環境、起降條件,即便為戰備道開設預作準備,仍無法與真正的機場相比,能夠把飛機平安降落,飛行員本職學能自不在話下;歷次執行常吸引數以千計民眾和航迷分立兩側觀看,宛如全民國防盛事,而這也是除聯合反登陸操演火砲齊發的「煙火秀」外,漢光演習最大的一場秀。

飛機近距離起降帶來的震撼,確實激勵人心,然而戰備道起降背後的問題未解,並隨著時空環境推移浮現,值得高層省思。例如,為讓視導層峰或與會人員視線清楚,配合戰備道開放的防空部隊和地面、空中掩護兵力,全數擠在跑道周邊,無法反映各種反制措施實際部署位置和相對距離,與實戰景況脫節頗深。

再者,為讓操演當日人員實力充分發揮,事前準備工作相當完備,但兩岸一但開戰,面對敵人的導彈根本沒有預演機會;儘管演習本質仍與實戰有所區別,人員安全最重要,但這種有如考前最後衝刺的作法,能否真正反應考生實力?恐怕還有一番討論。 (相關報導: 飛彈射程直搗中國內陸!軍購、自製大躍進 國軍「源頭打擊」硬武器曝光 更多文章

20210903-漢光演習與實戰景況差距長期引發外界質疑,如配合戰備道開放,前推部署的各項防空武器,為讓觀眾看清,通通擠在道面旁,恐和戰時實際狀況脫節甚遠,儼然成為全民國防大秀。(蘇仲泓攝)
漢光演習與實戰景況差距長期引發外界質疑,如配合戰備道開放,前推部署的各項防空武器,為讓觀眾看清,通通擠在道面旁,恐和戰時實際狀況脫節甚遠,儼然成為全民國防大秀。(資料照,蘇仲泓攝)

中共海空兵力推進西太平洋 我戰力保存挑戰嚴峻

而戰備道存在的目的,是要在我方機場遭敵先期鎖定破壞後,仍能將起降能量銜接;在此之前,西部軍機得先實施大規模的戰力保存作為,移防至花蓮佳山基地等處,待敵第一擊告一段落後,再設法轉移,進而展開各項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