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遊說訴訟中案件無罰則 佳和集團、SOGO、大同市場派都捧政治獻金上門

根據監察院資料,大同市場派、王光祥家族在2020立委選舉透過家族投資公司「欣慶投資開發」、個人及子女身分捐給綠委候選人。圖為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蔡親傑攝)

最高法院前法官石木欽,因長期與涉訟當事人佳和集團負責人翁茂鍾不當接觸,日前遭到監察院彈劾,這項棒打「權貴司法」的彈劾案,同時也提及國民黨前立委洪玉欽,1997年陪同翁茂鍾拜會台北地院院長的事蹟,根據1999年立法的《立法委員行為法》,「立委不得受託對進行中之司法案件進行遊說」,然上述規定並無相關罰則,也無擴及政治獻金之收受。沒有司法關說法律責任的立委,或許在司法審理過程更具影響力,「SOGO條款」弊案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立法委員的「無所不能」。

由監察院長陳菊領銜的新科監委上月正式上任,上任後隨即展現革新形象,8月13日監委王幼玲、施錦芳針對《遊說法》2007年實施迄今,「遊說登記制度」成效不彰申請自動調查。監察院的新聞標題以「內政部未積極推動遊說登記制度,致成效不佳」為題,似乎讓這次調查定調在內政部的行政疏失。

20200901-監察院長陳菊1日出席主持監察院新任秘書長交接典禮。(顏麟宇攝)
監察院長陳菊(見圖)上任後隨即展現革新形象。(資料照,顏麟宇攝)

然而,根據《遊說法》第29條,正副總統、立法委員、大法官、考監委員之遊說調查權責在監察院,本屆監委雖然針對最高法院前法官石木欽任內,多次與涉訟當事人餐敘可能涉及的不當遊說行為提出彈劾,但對於同樣可能「關切」司法案件的立法委員,監察院如果不依據《遊說法》主動進行調查,那麼監委期待內政部積極推動「遊說登記制度」,恐怕也將是緣木求魚。

就以監察院最近打擊的「權貴司法」案例,佳和集團負責人翁茂鍾,個人與企業官司纏訟逾20年,其中,應華精密炒股案甚至牽扯4大基金委外代操投信業者群益投信經理人「認養」應華股票的案外案。一直到今天,涉案當事人麗天投顧公司董事長蔡漢凱仍然透過個人臉書喊冤,調查員出身的蔡漢凱在個人的「臥底小蔡」臉書上表示,「早在應華案的十幾年前,那時,根本沒偵查、監聽,又哪知道是炒個什麼鬼股?應華案在2007年搜索時,調查員就發現翁茂鍾房間裡有一箱資料,其中就有這些認股書,那為什麼到現在才要拿出來,想必要鬥爭當中的幾個人。」

司法檢調涉應華精密炒股案 重傷司法獨立審判形象

應華精密炒股案,背後牽扯到司法檢調人員參股,從利益迴避角度,的確是重傷了司法體系獨立審判的形象,石木欽彈劾案的調查報告,點名的法務部台北市調處前主任秦台生,如今擔任佳和紡織的獨立董事,該公司另1名獨立董事王新民,同樣也是法務部台南市調處退休調查員。除了檢警調人員之外,翁茂鍾在過去20多年來,個人的政治人脈經營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2005年7月,佳和集團創辦人翁川配的母親翁郭水蓮過世,即便翁茂鍾在2002年、2005年2度涉入炒股案被起訴,翁家的治喪委員會成員仍不乏政界大咖,當時除了行政院長謝長廷擔任治喪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之外,台糖董事長余政憲擔任點主官,國防部前部長湯曜明擔任靈旌官。 (相關報導: 在她遭傳破壞李濤婚姻時,未參與公審很高尚?李艷秋提「3物證」反嗆范雲 更多文章

去年9月,司法院針對時任公懲會委員長石木欽與翁茂鍾不當飲宴及買股獲利一案,移送監察院議處,石木欽為此槓上司法院長許宗力,指控許宗力未審先判,爭訟逾20多年的翁茂鍾司法案件在選舉前夕再起波瀾。不過,翁茂鍾在2件炒股案最後分別於易服社會勞動與違反《商業會計法》判刑4個月定讞後,個人與家族仍然在立委與總統大選中提供政治獻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