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徐巧芯創造奇蹟對國民黨的啟示

徐巧芯這一次的勝利,不只是達成,更是超越了不可能的任務,創造奇蹟寫了歷史。(資料照,顏麟宇攝)

就在上周末,持續數月的「芯費大戰」終於落下帷幕。挑戰者徐巧芯以「民調和黨員投票雙贏」的結果戰勝了現任立委費鴻泰。然而,這看似壓倒性的勝利,其實並沒有「事後回顧」看起來的那樣理所當然——這也是為什麼,就連徐巧芯本人也在臉書曬出《灌籃高手》的經典畫面,向支持者喊話:我們一起創造了奇蹟,寫下了歷史!

然而,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奇蹟?又是寫下了什麼樣的歷史呢?筆者認為,這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黨員投票、選戰策略、世代交替。

首先,是「黨員投票」的逆轉。

在過去,人們普遍認為國民黨的黨員結構老化,難以跟上時代的脈動與趨勢,只會偏袒資歷較深又有人情優勢的現任立委。也因此,人們甚至將「黨員投票」視為國民黨傳統既得利益者設計的高牆。

就如媒體人黃揚明,在徐巧芯獲得勝利之後,在臉書發表的「翻車」感言:他說,因為國民黨的黨員結構以及遊戲規則本身的不公平,他原本非常不看好徐巧芯能夠勝出,除非「民調拉開非常大的差距,且黨員投票差距拉得極小,才有可能在此初選規則中勝出。堪稱不可能的任務了。」

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謂「不可能的任務」是民調大贏,黨員投票小輸;換句話說,在他眼裡,黨員投票獲勝,不要說是不可能,根本就是難以想像。

而其實,不只他有這樣的印象,在確定初選機制之前,徐巧芯也多次表態支持「全民調初選」反對黨員投票,而原本同樣也有意挑戰現任立委的徐弘庭,更在確定納入黨員投票之後,主動退出初選,甚至直言:「黨員投票的水有多深,有多少貓膩,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也也因此,徐巧芯這一次的勝利,不只是達成,更是超越了不可能的任務,創造奇蹟寫了歷史。她的勝利,不只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更證明了,國民黨的黨員已非鐵板一塊,也並非只看人情投票。雖然,因此說「國民黨論資排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或許,言之過早,但是徐巧芯確確實實打響了國民黨世代交替的第一槍,也敲響了國民既得利益者的警鐘。

其次,是「選戰策略」的選擇。

20230406-台北市議員徐巧芯6日至台北地檢署召開「農委會進口國外蛋,卻只發給超市配售,有圖利之嫌」記者會。(顏麟宇攝)
在國民黨的年輕支持者看來,這說明了,不論是攻擊火力或議題操作的能力,費鴻泰都不如徐巧芯。(資料照,顏麟宇攝)

在初選結果揭曉之前,除了普遍認為「黨員投票」不利徐巧芯之外,許多國民黨的黨內人士,也對徐巧芯「敢言、敢衝」的形象頗有微詞,更認為,她對費鴻泰的攻擊太甚,只會造成反效果——但最後結果證明,正是靠著「敢言、敢衝」她才成功在民調和黨員投票皆拿下了勝利。

「現在是空戰時代,也是網路行銷戰的時代,誰能掌握這種空戰優勢,勝率就會明顯提高。」文化大學廣告系系主任鈕則勳就分析,年輕的藍營支持者現在普遍認為:「國民黨的戰力還是太弱了,需要徐巧芯這種空戰力強的人才能制衡力壓民進黨。」

換句話說,表面上看,費鴻泰以「衛冕者」自居,而採用「避戰」的策略,看似是降低對立、減少話題,而能站上不破換團結的道德制高點;但實際上來說,卻反而凸顯了費鴻泰的老態:在國民黨的年輕支持者看來,這說明了,不論是攻擊火力或議題操作的能力,費鴻泰都不如徐巧芯。 (相關報導: 讚徐巧芯戰力強「出手幾乎都中」 唐湘龍曝「被傷最慘的不是費鴻泰」 更多文章

往小了講,這是徐巧芯勝過費鴻泰的理由;往大了講,這也士反映了選民對國民黨的期待:更多「敢言、敢衝」的年輕人,能夠真正和執政黨抗衡的在野黨,而不是只會緬懷過去執政美夢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