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縣前縣長余陳月瑛上月25日病逝,余家近日發出訃聞,將在6月22日上午於余家創立的高苑工商活動中心舉行公祭儀式。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發表悼文,指「民主鞏固的深盼,太陽花新世代後繼有人。余陳先賢,一生為民奔波的您,請安息吧!」悼文最後更以3個「再會了」感性結尾:「再會了!歐巴桑!再會了!余陳縣長!再會了!高雄的媽祖婆!」
余陳月瑛的治喪委員會也是冠蓋雲集,由前總統李登輝擔任榮譽主委,立法院長王金平、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佛光山星雲法師、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副總統吳敦義、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蘇貞昌、許信良、游錫堃、謝長廷等人擔任榮譽副主委。 治喪委員會主委為高雄市長陳菊,副主委包括新北市長朱立倫、台北市長郝龍斌、台中市長胡志強、台南市長賴清德、民進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宜蘭縣長林聰賢、嘉義縣長張花冠、雲林縣長蘇治芬等;由於高苑工商是國內青棒重鎮,長子余政憲也和台灣、日本棒球界關係深厚,在日本職棒地位崇高的王貞治及前旅日球星郭泰源也名列其中。 蔡英文〈憶念余陳月瑛女士〉全文如下:「蕭伯納說,人生不是一支短短蠟燭,而是一隻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燒得十分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余陳月瑛,1926年生於高雄鹽埕殷實商家,人生的偶然步入政治家庭,卻以勤奮成就非凡的一生。曾任4屆省議員、1任增額立委、2任縣長、國策顧問、總統府資政、民間全民集團總裁,並創辦3所學校,是台灣首位女性民選縣長,為台灣女性參與公共事務樹立了典範。外表溫柔的她,視民如親,總是在鄉親受災吃苦時馳援救難,是大家心目中的媽祖婆;性格堅毅的她,愛民如子,總是在百姓遭受威權壓迫時挺身而出,是人民心目中的鐵娘子。其實,少女時代的她,是一個躲在閣樓中,箱子裡的姑娘,喜讀書、愛彈琴,緣定三生,線牽橋頭余家。她曾說,我不只嫁給余瑞言,而是嫁給整個政治家族,因為從此不只要大聲招呼:『來坐喔!阿伯啊!』面對川流不息的訪客還要敬煙奉茶,招待午宴,輪到女眷用餐時往往已下午2、3點。
當年,為了突破黨外女性參選人因一黨壟斷婦女席次而紛紛臨陣退怯的困境,在余登發先生一聲令下,懷胎4個月的她毅然投入參選省議員,從此開啟了政治之路。
余陳月瑛女士,不是精於算計的政治天才,只相信勤能補拙,凡事全力以赴,讓自己做什麼就像什麼。她堅信政治不是權力,只是服務,因此服務不分尊卑貴賤,一律平等;她常說,呼人拜託親像欠人,有人上門求助時,自己再餓也要服務完再用餐,手上2隻手機輪流講不停,不是在回覆服務進度,就是噓寒問暖,一刻也無停歇。
家庭的責任、選民的託付,讓她必須同時扮演多重角色,作為余家媳婦,有相夫教子的責任,育有3子4女率皆人中龍鳳;在政治的道路,是家官余登發先生參政的最佳後勤,也是人民仰賴的稱職公僕。
在台灣白色恐怖年代,余家父子遭受政治迫害的悲慘時刻,余陳月瑛女士一肩扛起救援重責,與黨外力抗強權,面對磨難仍憂心聲援者受牽連。她在縣長任內,理性包容不分黨派,以慈母心平等待人、政通人和;她的力爭,奠定彈性休假機制;她的堅持,讓思想監控退出校園;她悲憫沒有保險又窮困無力就醫的農民,衝撞體制,率先實施全民農保,迫使省府跟進,創造民進黨地方執政的典範。卸任前,媒體民調施政表現全國第1,在風聲鶴唳的民主運動年代,為反對陣營承先啟後,深植台灣民主根基。
余陳月瑛女士的政治之旅,從偶然到坦然,如今,璀璨的人生已光榮落幕。服務的志業,子女克紹箕裘;民主鞏固的深盼,太陽花新世代後繼有人。余陳先賢,一生為民奔波的您,請安息吧!您已經將手中燒得燦爛的火炬,交到我們手中,剩下的都是我們的責任了。
再會了!歐巴桑! 再會了!余陳縣長! 再會了!高雄的媽祖婆! 願您乘願再來。
蔡英文恭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