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族群共有16族,各族的語言、習俗與習慣雖不盡相同,但共同的語彙係為「一起」,一起為完成一件事而聚。「相聚一起」最能表達出原住民族的文化深層底蘊,亦是展演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回家」是原住民族多年來不斷討論的議題,「家」代表著家人/族、原鄉部落、都會族人對於文化傳承的認同及歸屬感,「回家」是鼓勵族人們,不論身在部落或都會,都要尋找及歸根原生族群文化的傳承,找回自己族群文化的自信。「相聚一起」共同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110年度中正紀念堂原住民族藝文表演「好久沒有聚一起」,鼓勵族人們從熟悉的生活開始,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對空間的認同,一步一步找到回家的路。
今年,我們邀請了「鄒族逐鹿表演藝術團」、「零捌玖舞蹈工作室」二個在部落深耕的樂舞團體共同來參與演出,他們將部落地域環境、生活內涵與文化思維,融合而成的文化歷史脈絡,發展出文化樂舞圖像的聚集力量。這些些微的改變卻是部落日後發展產業經濟很重要的支持力量,歡迎大家一起來感受今年所有的人共同努力的美好時刻! (相關報導: 許詠翔觀點:民族主義與阿富汗、韓劇綠豆花和賽德克.巴萊 | 更多文章 )
多年來臺灣原住民教育經濟發展協會,致力於原住民族部落人才培育『種子教育、文化推廣藝術及部落傳統文化傳承工作』。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是民族生存的命脈,也是族人生活遵循的方向,在當今社會環境衝擊之下,更是需要後人的努力與經營,使台灣原住民族文化世世代代得以傳承與延續,藉以維繫與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更讓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在國際上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