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農務即時人力需求媒合平台」 用手機號召大學生投入農場

農民透過高雄市政府開發的「農務即時人力需求媒合平台」順利找到學生協助,成效不錯,缺工案件平均2小時內,就會有學生聯繫洽談工作內容,農民對學生的工作能力、態度也十分肯定。(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2018智慧城市展」27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今年有210家廠商、9個政府單位參展,規模達1,050個攤位,為歷屆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高雄市政府農業局106年開發的「農務即時人力需求媒合平台」獲得「2018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智慧農業獎項,於開幕典禮接受蔡英文總統親自頒獎。

為舒緩農業缺工的問題,高雄市政府首先提出勞動力分級的概念,利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的「農業專業技術團」農業師傅執行田間技術性工作,初階較具同質性的勞動力如採收、分級包裝等,則交由農村附近的大學生協助,因此便開發「農務即時人力需求媒合平台」,利用手機號召大學生投入農場。

農業缺工靠手機 舒緩短期季節性的人力缺口

去年5月玉荷包採收期,順利找來實踐、高雄第一科大及義守大學共約500人次,到大樹區幫忙玉荷包採收與包裝,年底燕巢區棗子的疏花、疏果作業、旗山區檸檬採收,也透過平台順利找到學生協助,成效相當不錯。

目前已有約2,000名學生及農民加入平台,缺工案件平均2小時內,就會有學生聯繫洽談工作內容,農民對學生的工作能力、態度也十分肯定,雖然是新手,但年輕人體力好、學得快,很快就上手了,完全不輸過去雇用的臨時工。 (相關報導: 她帶一群廚師環島,到小學給孩子吃最好的野菜!誓言「把台灣的好一口一口吃回來」 更多文章

「農務即時人力需求媒合平台」今年度將推出一個簡潔明瞭的響應式網頁,讓所有缺工資訊能清楚的呈現,並且能夠以工作地區、內容、薪資等條件進行篩選,同時提供線上保險的網頁連結,再持續搭配Line@生活圈進行推播,擴大農務人力資源庫,期望能讓所有刊登缺工的農民,都能在一至兩天內找到人手,舒緩短期季節性缺工的人力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