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國家》防疫措施變成鎮壓異議者工具?!中國河南「健康碼轉紅」事件引發公憤

2022-06-21 00:00
2022年6月,中國河南發生村鎮銀行儲戶、停工樓盤業主「健康碼變紅」事件(AP)

近日,中國河南村鎮銀行儲戶、停工樓盤業主健康碼變紅一事仍在發酵。儘管媒體報道追蹤出越來越多健康碼「轉紅」居民的維權背景,背後推手仍然成謎。公眾追責呼聲高企下, 省會鄭州市紀委監委稱, 已啟動調查問責程序,對發現違反《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碼管理辦法》的亂作為,將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處理。

維權百姓遭打壓,誰在掌控健康碼?

近日,河南多名銀行儲戶和停工樓盤業主維權,發現自己的健康碼變紅,在網絡引爆輿論。許多網民認為,過去兩年被用來防範疫情的健康碼已經變成了當局的「維穩」工具

據中國媒體報道,這些健康碼變紅的居民中,一部分是河南村鎮銀行的儲戶,因為這些銀行近來出現資金危機,這些儲戶凖備維權反映自己的遭遇;另一部分則是停工樓盤的業主,因為擔心房子爛尾,曾去河南省銀保監會提交相關材料反映問題。

「轉碼」的過程也撲朔迷離。據《中國經濟周刊》引述停工樓盤業主秦虹(化名)稱,她的豫康碼(河南版健康碼)也在6月12日變成了紅色,因為出行不便,她按照社區要求,做了兩次核酸並且簽下一份保證書保證:沒有在村鎮銀行存錢,保證不進行線上線下上訪

1
Getty Images

隨後她的健康碼變成綠色,但一個小時候再次變紅。她也無法理解社區工作人員的答覆:「社區跟我說,估計是權限更大的部門暫時不允許我們變綠碼,這種情況他們也不敢操作了。」

《河南日報》6月14日曾報道,升級版河南健康碼系統是在省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指導下,由正數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專業技術支撐建設而成。

但河南省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對媒體表示,無權決定健康碼賦碼的具體政策。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和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也表示,不清楚此次紅碼事件

2
Getty Images

河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表示,近日接到大量關於健康碼「賦紅」的舉報、投訴,已將相關線索轉交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調查。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對媒體指出,將健康碼用於防疫之外的有關做法涉嫌違反中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六條、《個人信息保護法》第三十四條,相關公職人員涉嫌《刑法》中的濫用職權罪。

「根本動搖了人民對政府的信任」

事件在網絡引發較大反響。新冠疫情持續兩年多,不少人擔心由於中國堅持「清零」政策,未來通過健康碼限制出行或許進一步擴展。

微博網民「有時右逝」認為,此次事件一定要追查和重判,雖然這幾年防疫老百姓覺得不方便,但還是在支持國家決策,要犧牲小我保全大我。「但是河南紅碼事件呢,把這種『犧牲小我』的樸素愛國主義降格了。河南紅碼事件裏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防疫就是不方便,就是出不了門,就是寸步難行。這不是一個愛國舉措,這是部分部門的手段,讓你紅碼你就紅碼,就好比當年上訪不讓坐火車一樣。』」

網民「小蝦米Xierme」則認為,河南紅碼事件比唐山毆打事件更嚴重。「唐山反應的是社會治安與保護傘問題的深度層面,以及當今社會的矛盾對立和後疫情時代的焦灼。而河南紅碼事件危害極大,他根本動搖了人民對政府的信任,這已經是危及國家安全了。一旦社會形態被改變,人們的信任度變低,那麼社會就可能發生動搖......」

3
Getty Images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海外版賬號「俠客島」評論指出,隨意給人賦紅碼應被嚴肅追責。

「中國能取得疫情防控的巨大成果,基礎是高效精凖的科學手段和對政策規則的普遍遵守。健康碼稱得上疫情防控的信息基礎設施,一些人基於自己的治理『小目標』,耍小聰明出昏招,不僅於事無補,更會失信於民。『民無信不立』。因為一點小算計而損失了公信力,這種代價絶非金錢可以衡量,亦非『抖機靈』的人能夠承擔,」文章指出。

官方新華社主辦的雜誌《半月談》也指出,河南這一事件所暴露出的「權力任性」的危險傾向,警醒必須加強健康碼的規範使用。 (相關報導: LGBT驕傲月》南韓首位出櫃藝人洪錫天發單曲 紐西蘭同志大使「夫夫」入鏡MV 更多文章

「健康碼是疫情防控系統的重要一環,是每個人為了自己和公眾健康而讓渡權利的結果,其存在目的只能是疫情防控。這是全社會的共識。任何人、任何部門都沒有權力突破健康碼為公眾健康而存在的角色設定,把健康碼另做他用,」評論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