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大陸抱持成見,針對不同議題選擇性的報導,各類刻意煽動讀者情緒的新聞,各種刻意強化刻板印象及醜化中國大陸的文字影音。有心人費盡心思,在增加兩岸人民情緒的矛盾上,方法可謂五花八門,招式可謂層出不窮。遺憾的是台灣的媒體,經常成為推波助瀾的工具。
我們隨便透過搜尋網站引擎搜尋一下,隨便進到特定台灣媒體的網站裡看幾眼,各種強化偏見增加惡意的報導俯拾皆是。這不是說我們台灣不應該批評中國大陸,更不是說我們台灣媒體只能講對岸的好話,新聞媒體不該如此極端,非此即彼。但批評應有事實根據,指責應該合情合理,這也才能彰顯媒體的公信力。否則,無謂的惡意扭曲和煽動彼此的仇恨,從結果看,完全不符合台灣的利益,只是毫無意義的增加兩岸之間的誤解和敵意。
須知,許多台灣人努力在兩岸關係的和平與和諧上付出心力,為的是創造兩岸之間的友好氣氛,增加彼此人民之間的善意,降低彼此的誤會,希望的是能為台灣贏得更好的生存條件和發展空間。
殘酷的現實是,有為數更多的台灣人,努力在兩岸關係的惡化和破壞雙方的善意上費盡心思,為的是製造兩岸之間的仇恨意識,增加彼此人民之間的敵意,提高彼此的誤會,泰半為的僅是一己之私。
聯合報長期被綠營批評為統派媒體,前些日子,聯合報卻在民意論壇的讀者投書刊出一則「日本拖進世界盃16強,可恥但有用」的投書,作者黃先生自稱為「資深運動研究者」,在其文中指出「日本的表現,也引發媒體廣泛報導,但是中國媒體多數將焦點放在日本分組賽最後一戰對波蘭,在最後時間消極比賽取得晉級的態度,不留情面地批評日本隊沒有運動家精神,新華社甚至以日本輸掉足球世界的尊重為文,重批日本隊的作為。…中國媒體重批日本,就被聯想成酸葡萄心理,除了2002年,靠著日韓合辦世界盃的優勢,中國隊才得在世界盃亮相,之後,中國就是世界盃的觀眾。看到日本晉級,中國心裡一定不好受,酸文滿天飛也就不足為奇。」
中國大陸的民眾,如果看到這樣的內容,估計驚訝的下巴都要掉下來,因為這與事實完全相反。這位資深媒體研究者或許只是資訊不足,也或許心懷成見,但是,這個黃先生是個案嗎?在事涉兩岸議題時,台灣人談論中國大陸,普遍充斥的無知、偏見和心懷惡意的抹黑,可謂俯拾皆是。在千千萬萬則報導和投書中,這則有關世界盃的投書,也不過是眾多媒體普遍瀰漫仇中意識和偏見無知的的投射。這樣的投書,如果都可以刊登在被指控為統派媒體的聯合報上,自然更別提被視為獨派媒體所有關於中國大陸的報導和投書了。
(相關報導:
一日球迷速成班》學會這8句秒懂世足球評在說啥!「跟風」也能變成半個足球內行人
|
更多文章
)
世足十六強淘汰賽,日本對戰比利時,一分飲恨。(FIFA World Cup 官方粉絲頁)
事實是什麼?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這次日本隊踢的很好,他們更清楚知道這次大陸的媒體,從民間的新興媒體到代表官方的傳統媒體,幾乎一面倒的稱讚日本隊的表現,甚而部分媒體也側面讚許了韓國隊踢走德國隊的強悍。在網路上,中國大陸的網友們幾乎一面倒的針對自己國家足球隊進行嚴厲批判和反省,這種一面倒的稱讚日本隊,幾乎到了過份的程度。而各種探討日本足球何以堪當亞洲第一的相關討論,從大陸的媒體和網路上的論壇,也是鋪天蓋地。
遺憾的是,所謂的資深運動研究者,卻只看見自己想看的一面,雖然並非心懷惡意,但意外曝露了自身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完全不足的無知。在台灣媒體更常能看到的,是媒體對讀者的刻意引導以及選擇性的報導,目的僅為抹黑和醜化中國大陸,也或許只是為了增加流量,增加瀏覽人數。可是,媒體這樣的作為,除了增加兩岸彼此的誤解和敵意外,實在看不出還有什麼其他的意義。
那麼,關於日本隊在世界盃的表現,大陸媒體是怎麼報導的呢?
大陸的觀察者網以「日本隊消極比賽晉級,球迷神吐槽逃避可恥,但有用」為題」,報導指出『西夜郎教練這樣的安排恐怕也是情非得已。一方面,他在比賽開場前就表示,本身體能優勢不強的日本球員在經過前兩場比賽的高強度拼搶後,體力消耗明顯。另一方面,日本隊以晉級為首要目標,無論以小組第一或第二出線,淘汰賽就將面臨英格蘭或比利時,這兩支球隊在本屆世界盃前兩輪表現可圈可點,不管迎戰哪一支,對日本都是一場苦戰。因此,保存主力隊員體力,也是教練組作出的一個戰略選擇。』
大陸的南方周末報導以「消極比賽仍晉級,但日本隊的突圍並非僥倖」為題,報導指出『日本隊本屆世界盃小組賽的表現還是有不少亮點。他們不僅打敗了哥倫比亞,創造了亞洲球隊首次戰勝南美球隊的歷史,球風、戰術表現甚至球迷都備受好評。雖然日本足球離頂級的歐洲和南美強隊還有一定距離,但自1998年起連續6次進入世界盃決賽圈,兩次躋身16強,日本足球在整體實力上已逐漸「脫亞入歐」。』此長篇文章深入探討日本足球隊發展的歷史,和日本培訓職業足球員的方式。
大陸的澎湃新聞以「謝謝你,日本隊」為題,報導指出『對於日本隊來說,他們也雖敗猶榮。雖然未能完成進入八強的夢想,但這,已經是他們歷史第三次打進世界盃16強。正如賽前香川真司所說,「我們是弱者,但我們會展現最頑強的抵抗。」球迷也說,日本足球讓人看到了東亞的發展方向,技術能力和戰術素養和種族無關。踏實的青訓,舉國一致的足球理念,才是破繭的關鍵。而這樣一場精彩的比賽,也得到了外界的讚揚,國際足聯的官方帳號賽後就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感謝你們,奉獻了如此精彩的一場經典之戰。」』
比利時隊球員盧卡庫(左)與日本隊球員長友佑。(新華社)
大陸的環球時報,引用了澎湃新聞「謝謝你,日本隊」的報導,並以「日本隊獲勝,創造亞洲紀錄」為題,報導指出「日本隊在上屆世界盃曾以1:4的大比分輸給對手。哥倫比亞隊陣中的詹姆斯羅德里格斯和法爾考等球員都是世界級的巨星,日本隊陣中雖然有多名球員在歐洲頂級聯賽效力,但所在球隊成色稍遜。亞洲勁旅日本隊一直都是堅持技術流打法,與技術出眾的哥倫比亞隊風格類似。日本隊對哥倫比亞的勝利,也是亞洲球隊第一次在世界盃上戰勝南美球隊。此前亞洲球隊對陣南美球隊是3平14負,這一次,日本人幫亞洲足球揚眉吐氣了。」
(相關報導:
一日球迷速成班》學會這8句秒懂世足球評在說啥!「跟風」也能變成半個足球內行人
|
更多文章
)
環球時報又以「贏得世界尊重!原來,這才是日本隊強大的真正原因」為題,報導指出『昨晚的日本VS比利時,原本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比賽,然而日本隊一開場就製造了本屆世界盃最大的冷門,以2:0領先。雖然比利時隊後來的兩個頭球,讓日本隊暴露了身高不足的劣勢,但就像前德國主帥指出的那樣,「日本隊並不畏懼比利時」。並且比利時主帥在晉級八強後也第一時間表示,「日本隊贏得了對手的尊重,他們可以昂著頭離開了。」日本隊的雖敗猶榮,可以被解說成多種原因,比如「犧牲精神」、「團隊合作精神」、「執著進取」、「老將出馬」等。另據國際足聯的工作人員透露,日本隊在被淘汰出局後,所有隊員還清掃了羅斯托夫體育場的更衣室,並用俄語留下了字條表示感謝。這位工作人員還把乾淨整潔的更衣室的照片貼了出來。日本隊不是天生強大,但他們是天生要強。』
大陸的新華社以「紅藍決,日本隊靠什麼把比利時隊逼入絕境?」為題,報導指出『日本隊為了保住16強席位,在與波蘭的比賽中幾乎以「散步」的方式踢完了最後10分鐘,這一做法飽受爭議。在進入羅斯托夫體育場前,兩隊的心氣完全不同,可「藍武士」究竟靠什麼把奪冠熱門比利時隊逼上了懸崖邊?本次世界盃,比利時隊陣中有22人來自海外聯賽,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在五大聯賽豪門效力。但日本隊的「海歸」同樣不少,只有8人在本土聯賽踢球。與比利時隊一役,首發陣容中除了昌子源,剩餘10人全為旅歐球員。雖然兩支國家隊鮮有交鋒,但球員彼此之間的較量並不少…一點點,就差那麼一點點,繼韓國隊將德國隊斬落馬下之後,日本隊在俄羅斯世界盃上險些取得了足以載入亞洲足球史冊的勝利。在賽後有記者問為何不在2:0時選擇加強防守,日本隊主帥西野朗的回答是:「因為我們還想再進一個!」』
大陸的人民日報引用了澎湃新聞「謝謝你,日本隊」的報導,並以「日本隊清理更衣室垃圾,值得中國足球隊借鑒」為題,報導指出「作為亞洲球隊打進本屆世界盃16強的唯一代表,日本隊在本場比賽中的表現不無可圈可點之處。賽後,日本隊球員能夠調整好心態向日本隊球迷誠摯致謝、能夠在無緣晉級後離開更衣室時清理好垃圾,同樣體現了一份與職業素養相匹配的較高素質;而日本隊球迷在日本隊輸球後收拾好心情把賽場垃圾清理乾淨的行為,同樣贏得不少好評。…說到底,球隊清理更衣室垃圾、球迷清理賽場座位區垃圾,為的不是給別人看,為的不是製造一種光鮮表像,更多應是源於自身的職業素養與文明素養。從這樣一個角度講,日本隊清理更衣室垃圾、日本球迷清理賽場座位區垃圾的行為,值得所有球隊、所有球迷借鑒。」
中國大陸的媒體檢討到最後,連日本球迷撿垃圾和清理球員更衣室都開始比較起來時,連日本足球漫畫「足球小將翼」都開始討論後,觀察者網更以「看臺上這幅日本漫畫,到底有多了不起」為題,報導指出「這種代入感不僅僅在大空翼的身上,還有松山光、石琦了,甚至在不同階段陪主角踢過球的人身上。世界盃重要,聯賽也重要,青年賽也重要,高中賽、初中賽、小學賽甚至社區比賽都重要。它們共同組成了金字塔架構,為日本足球維持高水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支撐。不要提什麼「中國人口14億」,我們註冊的足球運動員還不如冰島多,更別說什麼全國高中聯賽、小學聯賽了。能搞個區聯賽,也是為了體育特招,在場媒體主要是校報。《足球小將》最神奇的地方就在這裡:不是身懷絕技的大空翼和日向小次郎,不是代表巴賽隆納和奪得世青賽冠軍,而是展示了日本足球的青少年基礎,並且將這種基礎形成更大的共識。」
不只對日本隊如此,眾所周知,中國大陸的球民和網友在世足賽中,向來厭惡韓國隊,但大陸媒體卻以「心酸!韓國隊回國,在機場被扔雞蛋」為題,報導指出「就在大多數球迷為韓國隊歡呼的同時,有韓國球迷向韓國隊隊員投擲生雞蛋和枕頭,抗議「韓國隊未能小組出線」及「大韓足球協會行政管理不善」。工作人員迅速拿出雨傘,防止意外再次發生。工作人員連忙上來收拾殘局,現場大多數球迷紛紛指責扔雞蛋的球迷,讓他們趕緊住手...而在與德國進行的最後一輪比賽中,韓國「拼搏頑強」,下半場傷停補時金英權和孫興慜接連進球,最終以2比0取勝。但是同組的墨西哥以0比3不敵瑞典,綜合小組排名和得分,韓國抱憾出局,德國小組墊底。」
從上述大陸針對世足賽的報導,我們看得出中國大陸因為自己的足球隊踢不進世界盃,而利用「中國媒體重批日本,就被聯想成酸葡萄心理」嗎?我們看得出「看到日本晉級,中國心裡一定不好受,酸文滿天飛也就不足為奇」嗎?
中國大陸的媒體面對自己的不足到了什麼程度?自民進黨上台後,中國大陸的媒體和網友幾乎每天緊盯著台灣的社群網站和各家媒體報導,針對任何有關台獨和大陸相關的負面報導,密切的進行紀錄和報導。其中,尤其是專門攻擊中國大陸的台灣政論節目裡的名嘴言論,更是常常佔據大陸媒體的版面。比如,談話性節目「關鍵時刻」的主持人劉寶傑和來賓便在節目裡嘲笑中國大陸的足球隊進不去世界盃,節目來賓更指出因為沒有球隊參加本屆世界盃,又想要滿足民族自尊心,所以採取金錢戰術,往世界盃賽場投入大量廣告。
按慣例,面對這種針對性的批評,中國大陸的媒體往往都必然加以反擊,但他們並沒有這麼做,一篇被以「第一次輸這麼徹底:對岸這波嘲諷,我們完全無法反駁」為題的報導,被各大陸各家媒體和社群網路轉載,內容指出「雖然臺灣節目中所指出的這些問題也正是平日裏國人對於中國足球不滿和「吐槽」的地方,但是任由一個平日裏被大家當做「笑料」的臺灣「嘴下敗將」肆意嘲諷,心裏也是五味雜陳。無奈於國足就是國人心中難以言說的痛,對岸電視節目中的這番「嘲諷」固然扎心,卻讓人無力反駁,許多網友紛紛舉起了「白旗」,表示這次真的無力反駁了。」
關鍵時刻嘲笑中國隊打不進世界盃的視頻,被大陸媒體廣為傳佈。(環球網)
連鷹派的官媒環球時報和標榜民族主義的觀察者網,都在客觀公正的評價日本隊於世界盃中的表現時,我們台灣人還在扭曲中國大陸的媒體,帶一些沒有意義的風向,只知嘲笑中國大陸的足球隊踢不進世界盃,又指大陸人民都用酸葡萄的心態來看日本隊的表現。我們卻不敢檢討台灣足球隊的表現,刻意選擇忽視自身的不足,相較於中國大陸此次勇於自我批評,自我反省,看來,台灣人真的不習慣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感到絲毫的慚愧。
(相關報導:
一日球迷速成班》學會這8句秒懂世足球評在說啥!「跟風」也能變成半個足球內行人
|
更多文章
)
當中國大陸願意正視自己的不足,虛心地向日本學習,甚至承認韓國隊的表現同樣是亞洲的驕傲時;當中國大陸的媒體願意從日本的文化、社會、教育等各個層面,探討日本隊為何強大的原因時,我們台灣媒體看待中國大陸的視角,卻反而淪為真正的酸葡萄心態。比起中國大陸,台灣不才是此次世界盃中,一個完全在場外只知嘻笑怒罵的觀眾嗎?長此以往,台灣也只能是觀眾。
台灣就像一個小井,我們都是井中人。坐井觀天或許自在,但必然淪為狹隘無知。井底之蛙或許充滿自信,但終究淪為在黑夜吹哨給自己壯膽的笑話。
台灣媒體業持續萎縮,媒體越來越難有好的報導和豐富的內容,國際新聞即便抄國外的新聞,記者抄出來的質和量都令人擔憂。事涉台灣自身的新聞,扣掉各家媒體的政治立場不同,普遍都礙於經費不足,面對人事不得不精簡的困境,部分媒體只能和其他媒體合作,比如引用中央社的報導,來增加自身網站的內容,卻也形成自家的報導和中央社的報導,立場觀點相互矛盾的窘境。
台灣的媒體應體認到一件事,當新聞報導完全失去客觀公正的立場時,媒體的公信力自然就不存在了。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台灣多數人或許未必看得懂外文媒體,台灣讀者或許今天仍看台灣媒體的報導,也許明天還看台灣媒體的報導,但台灣人看得懂簡體中文。越來越多人使用網路來瀏覽新聞,台灣媒體如今是和全世界的華文媒體競爭,如果沒有優質的報導,如果寫不出有內容的新聞,終有一天,台灣人寧願看中國大陸的新聞,也不會看台灣的新聞。
台灣人不應只會膝蓋式的批評大陸媒體的不自由。如果我們只知以管窺天,溫水煮青蛙而得過且過,台灣不只在許多產業上落後中國大陸,早晚新聞也會被淘汰。這種說法,今天看來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不著急,我們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