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賢專欄:新冷戰格局之下的港台殊途

2018年10月4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說,痛批中國。(資料照,AP)

彭斯演說提及台灣卻未談到香港,論者認為這是美國視香港與中國一體的警號。台灣和香港一直是對「難兄難弟」,在未來的新政治形勢之下,兩地可謂走上殊途,最終會否同歸?

十月四日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就中國政策發表演說,半夜驚醒不少仍在「十一」假期當中的中國政客和外交官。這篇演說對中國問題可謂應有盡有,由滿清過後的美中關係,談到中美建交之後,美國如何與中國建構深層外交、經貿關係,以至近年中國對於美國的各種干預、侵略;又談到打壓西藏、新疆、台灣、宗教自由和建立社會信用分數等等政治問題,進一步將正在開打的美中貿易戰,上升至涉及更多面向的新冷戰狀態。

有備而來的政策闡述

相比川普(Donald Trump),彭斯的演說明顯較受觸目,因過去川普的推特內容不知孰真孰假,傳媒大眾只能半信半疑;彭斯有備而來的政策闡述,確實令人感到美國對中政策將有更大規模改變。中美建交四十多年來,美國就算再不滿中國政府,如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或九九年的中美撞機事件,都未見對中政策的重大轉向。而今次演說所論述的中國問題,近乎將近代中國各類人權、經貿、對外事務的部署做一個徹底「清算」。

整個演說,彭斯主要批評中國的四大問題:

一、貿易不平等問題:中國跟美國的貿易赤字達到三七五○億美元,同時亦損害美國企業知識產權與科技能力。

二、對外擴張和占略:軍費大幅增加,軍事行動威脅亞太地區和平穩定,中國「債務外交」策略損害他國利益,產生對他國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削弱債務國的獨立自主。

三、中國人權和台海問題:建立社會信用分數制度和「防火長城」,損害國民自由,打壓西藏、新疆人民和基督教信徒的宗教自由,中華民國斷交潮亦影響台海穩定。

四、對美國政治的介入:中國透過威迫和利誘的手法,影響商界、企業和農場主對美國政府的態度,並且透過官方媒體、組織,以軟性手法將中國意識形態滲入美國社會,最終影響今年期中選舉的結果。

美國顧慮中國藉金權政治向外擴張

值得留意的是,彭斯演說當中引述哈德森研究所中國戰略中心主任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在二○一五年出版的《二○四九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祕密戰略》(The Hundred-Year Marathon: China's Secret Strategy to Replace America as the Global Superpower)當中一段話:「中國反對美國政府的行動和目標。實際上,中國正在與美國的盟友和敵人建立關係,這與建立任何和平和高效的中美關係意圖相矛盾。」刻意引用此句,就是因為美國確實顧慮中國政府透過金權、經濟利益合作和威脅等方式,大幅向外擴張,從而影響到整個世界局勢的秩序和制度,威脅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的利益。 (相關報導: 陳破空專文:美國副總統演說,不可忽視的另一層含義 更多文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各國領袖。(AP)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各國領袖。(資料照,AP)

習近平上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推動「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以及加強中國與非洲、亞洲國家的關係,包括向不同國家借貸和進行基建建設,令中國可以透過這些金權政治和工程控制那些國家的命脈。例如,近年中國在匈牙利和委內瑞拉的布局,支持獨裁專制政權的延續,分別影響歐盟與美國在地緣政治穩定。故此,彭斯重提此事並非無的放矢。美國與中國在全球各地角力,在未來將會持續發酵和擴展,而美國提出的印太地區戰略,相信將會是下月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一大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