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西勢高齡樂智友善社區 英國學者也稱讚

高齡失智宜居社區規劃國際工作坊在屏東客家文物館展開,包含來自英國、香港的學者共同參與。(圖/徐炳文攝)

高齡失智宜居社區規劃國際工作坊25日在屏東客家文物館展開,包含來自英國、香港的學者共同參與,討論親老、敬老、不老等議題。屏東縣長潘孟安分享屏東智慧生活的經驗,秀出專為長者設計具GPS定位的「屏安福」,讓英國學者大為讚嘆;屏東縣府廣設關懷據點、日照中心也呼應英國Age UK反轉照護金字塔,運用社區、志工、親友等網絡建立長期照護機制,讓長者重新投入社會,安全且溫暖的住在家中及在熟悉的社區中走動,長者才會愛上自己的老年生活。

屏東縣長潘孟安表示,屏東縣幅員遼闊,縣內各村里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環境特性相當複雜,在資源最有效利用前提下,屏東縣極力推展、營造以在地、社區場域為主的高齡友善環境,除了廣設關懷據點、日照中心,也積極辦理產業人才培訓、發展在地照顧產業。透過居家醫療照護資源的導入、行動藥師送藥到宅,提供行動不便或獨居長者最佳的照護服務。

增強社區民眾對失智者的認同與接納 使高齡失智者安享晚年

衛生局指出,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推估,全球平均每三秒就新增一名失智症病人,未來四十年更可能突破85萬人。本縣依107年高齡人口數推估約有1萬多人罹患失智症,截至107年6月領有失智症手冊者1,949人,所衍生出的長照需求與經濟負擔也將隨之遽增。 (相關報導: 【林富元專欄】他以照顧失智母親的經歷談「疼痛管理、終老照護」,感動200名史丹佛醫生! 更多文章

潘孟安提到,運用客家庄互助共融的特性,以忠義祠、客家文物館及失智照護中心為蛋黃區打造「高齡樂智友善示範社區」,營造社區成為共餐、共學、共養、共享的共好失智友善社區,增強社區民眾對失智者的認同與接納,協助失智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期待讓每位高齡者及失智症患者能有尊嚴的安心享受在地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