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中選舉再十多天就要投票,現在最熱門的議題不是經濟、不是外交、不是平權,而是一支從中美洲出發、向墨西哥與美國邊界前進的「移民遠征隊」。川普總統將此一事件升高為「國家安全危機」,即將下令五角大廈調派現役部隊約1000人增援;並考慮全面封鎖南方邊界,不但禁絕非法移民,連庇護申請者也一概拒收。
封鎖南方邊界,禁絕非法移民,拒收庇護申請者
《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最快30日就會發布行政命令,援引《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第212條第f款,宣布拒絕給予某些移民庇護,以免危害國家利益。川普在2017年上任之初,也曾以類似的大動作禁止部分穆斯林國家民眾入境。不過川普行事作風反覆無常,新政策是否上路仍有變數。
至於五角大廈調兵,目前已是箭在弦上,國防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已擬妥方案,將調派約1000名官兵,增援已部署在德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與加州邊界的約2000名國民兵(National Guard),主要成員包括工兵、軍醫、無人機操作人員等,只負責支援任務,不會進行執法工作,以免違反嚴格限制美國軍隊國內執法的《治安官動員法》(Posse Comitatus Act)。
來自中美洲台灣友邦宏都拉斯的「移民遠征隊」
這兩項大動作各有爭議,實際效用恐怕也很有限。不過我們先來看看引發川普共和黨激烈反應的導火線。這支「移民遠征隊」(migrant caravan)源起於中美洲台灣友邦宏都拉斯長期的政治、社會爭議,曾經多次訪問台灣的右派總統葉南德茲(Juan Orlando Hernández)去年以違憲、違法手段贏得連任,引發一連串動亂。

再加上宏國長期治安敗壞、官箴惡劣、經濟凋弊,因此左派政黨與社運團體今年10月開始,鼓動反政府民眾組成車隊,不但上街、而且上路、而且上遠路,向墨西哥與美國邊界進軍,抵達之後要申請庇護,整體目的則是要讓全世界看到他們的困境,施壓葉南德茲總統推動改革。
從數百人到7200人 攫取世人與川普的目光
這支隊伍剛開始只有幾百人,但很快就「呼群保義」,一路暴增到7200多人,連發起者也大感訝異。後來可能因為過程太辛苦,又一路散去,目前還剩3600多人。隊伍,雖然以「caravan」(車隊)為名,但其實是步行,而且成員中不乏老弱婦孺,因此行進速度極緩慢,目前距離美墨邊界約還有1500公里。

大隊何時抵達?剩多少人?目前都未可知。的確,全世界都看到了;然而,全程緊盯的是一位特殊的「觀眾」──美國總統川普,而且他的「心得」完全超出發起者的想象。川普畢竟是以反移民、鼓動仇外情緒起家,在近來內外爭議交迫之下,顯然對這支移民隊伍見獵心喜,簡直視之為期中選舉的「助選生力軍」。
川普:其中有「罪犯與身分不明的中東人」證據:沒有
於是川普在推特(Twitter)平台開始大鳴大放,聲稱移民遠征隊中有不少「罪犯與身分不明的中東人」(後來承認只是隨口說說),指控民主黨人暗中鼓動(同樣沒有證據),揚言要「出動軍隊來應對國家危機」。在一場又一場共和黨候選人造勢大會上,川普全力散播恐懼與憤怒,彷彿這數千名千里跋涉的移民將會顛覆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Brandon Judd of the National Border Patrol Council is right when he says on @foxandfriends that the Democrat inspired laws make it tough for us to stop people at the Border. MUST BE CHANDED, but I am bringing out the military for this National Emergency. They will be stopped!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2018年10月25日
光是喊口號還不夠,川普一如預期,打算祭出兩件法寶──出動軍隊與,企圖凸顯自己強勢領導人(強人)的形象,針對11月6日投票的期中選舉,全力動員共和黨的基本盤。只不過兩種作法不但成效存疑,還會引發一連串後遺症,到最後只是川普的選舉工具。
實際成效利多於弊 只是川普的選舉工具
封鎖邊界行動將所有遠道而來者一視同仁,完全拒絕他們申請庇護的權利,否定他們有遭受暴力與迫害的可能,幾乎一定會立刻被民權團體告上法院。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CBP)拘留的移民(或庇護申請者)必須遣返,但是遣返到哪裡?墨西哥?中美洲?白宮官員指稱墨國把關不嚴,必須承擔後果,但即將轉移政權的墨國當局恐怕不會埋單。根據政府統計資料,中美洲移民申請庇護成功的比例不到10%,川普的新舉措注定是雷聲大雨點小。
出動軍隊恐怕也是利多於弊,以全世界訓練最精良的美國陸軍「迎戰」數千名蹣跚前行的老弱婦孺?只會讓已經向下沉淪的美國形象每況愈下。已經部署在南方邊界的2000名國民兵屬後備部隊,由州長指揮,雖然而可彌補CBP的人力短缺,但五角大廈對他們的任務並無通盤的規劃。而且非常花錢:小布希(George W. Bush)與歐巴馬(Barack Obama)兩位總統都曾派國民兵「戍邊」,加起來3年4個月,花了13億5000萬美元(新台幣400億元)。

中美洲,美國的「後院」,美國的「責任」
中美洲在歷史上長期是美國的「後院」,資源被美國企業榨取,政治被美國政府擺布,美國在20世紀還曾兩度出兵中美洲,雙方關係密切、恩怨糾葛,美國對其也有特殊的「責任」。美國民權團體指出,川普的虛張聲勢只是政治操作,真的要解決長期困擾美國社會的中美洲移民問題,必須先解決這個區域的重大問題,建立良好的政經體制,從根本消除驅使當地民眾甘冒生命危險、離鄉背井的因素。
近年來北上墨西哥的中美洲移民以宏都拉斯為主,其次是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這些國家民眾通常會集結百餘人,一波一波北上墨西哥,希望能到美國討個好生活。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本月初聲稱,從今年初開始,超過15萬來自上述國家的移民試圖非法入境美國,其中61%來自宏都拉斯。
為什麼是宏都拉斯?葉南德茲總統雖然全力打擊犯罪,但宏國仍然是全球謀殺率最高的國家,葉南德茲的家人被指控勾結販毒集團;經濟方面,宏國還是走不出成長衰退、失業率與通膨率居高不下的泥淖;政治方面,宏國2017年11月的總統大選問題重重,葉南德茲競選資格是硬拗來的,投開票過程明顯涉及作票,連美洲國家組織(OAS)也認為應該重選。結果,葉南德茲選擇出動軍警鎮壓示威民眾,川普政府選擇力挺葉南德茲到底,宏都拉斯仍然是一個典型的「失敗的國家」(failed state),或者它在歷史上的另一個名稱──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