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在就任兩年半後的第一次新年對全國談話中,宣布一個有趣的利多:「2018年經濟好轉,政府超徵稅收,責成行政院,財政部研究如何把新台幣五百億回饋給人民,將以弱勢族群為受益者」。社會馬上開始議論紛紛,官員馬上開始各做解讀,很明顯,完全還沒作業。估不論這是誰的主意,也不計較這個決策是如何的草率就定調,或是它最終會演變成甚麼一個結果,至少,在現在,中華民國人民可以確定的是建構一個財政健康的政府,讓自己以及未來世代可以高枕無憂,台灣還需要改變。
為什麼?因為「心態與態度決定一切」
筆者曾於2018 年受邀到法税改革聯盟論壇邀發表,面對國父紀念館滿座的,關心國家税吏倒底為甚麼不受管束?也不自省?一昧的拒絕期盼改革的群眾,我只作了一件很淺易的事:「拿中華民國與新加坡的財政效率作比較」。所蒐集的資料顯示;新加坡的國家財政基本上是每年盈餘,赤字是例外,執政者一旦有能力就酌情發放紅利回饋廣泛納稅人。無庸置疑的,中華民國的財政效率遠遠無法望其項背,尤其是2000年到2018這18年!
為甚麼會去比較兩個國家的財政? 要從「法稅改革聯盟」提出台灣法稅制度不透明,影響國家競爭力之主張,他們一直在奮鬥的法稅正義無法獲得政府回應,以及其中指標性的「太極門稅務冤案」說起。一個已經刑法三審確定,無罪無稅,無逃漏稅,監察院糾正偵辦檢察官,「國稅局」有嚴重缺失的假案,為甚麼在政黨輪替三次後,依然沒有一個負責任的行政機關做主,撤銷稅單,還給太極門清白? 為甚麼「行政法院」判太極門勝訴,但不判撤銷違法稅單? 為甚麼國稅局還在發稅單?
對以上三個為什麼,不論怎麼陳情,政府從不回答,於是人民只好問自己: 根源難道不只在國稅局?而是整個「財政」?!因此,法盟開始蒐集資料。
新加坡將財政政策寫入憲法。(資料來源:新加坡財政部官網)
新加坡,財政政策入憲
新加坡執政團隊是怎麼做到長期的健康財政?答案清清楚楚楚揭示在她的財政部官網。新加坡憲法對其財政政策開宗名義宣示:(I) 我國的財政嚴守「平衡預算」(Balanced Budget)規則。(II) 我國「國債」(Government Debt) 用途只能用來投資營利,不能用來支付政府預算項目!
財政策略及資訊透明
在實務運作層面,新加坡財政部每年四月會在Budget Day召開記者會,各電視台即時轉播,將前一年的預算結果及新的一年的預算數字一併說明,同時官網登載全部資料,摘要說明。給全國人民一個完整報告。光明磊落接受檢驗。
新加坡的財政教了我們一課:
若練葵花寶典,必先斷念。這個新加坡的財政例子就是如此。
新加坡政府的廉潔,效率,成功已經是全世界公認的。那為什麼一個「平衡預算」的最高指導原則需要在憲法裡制定?不是放在她的財政部策略篇,願景欄描述就好了嗎?理由應該很明顯,在她的發展歷史中,曾經有一群有良心的執行團隊,不認為這個關係全新加坡人民世世代代的財政命脈應該由他們掌控,這個命脈必須留在人民手裡,放在最高的典章制度中,那就是「憲法」。未來接班的無論是誰,只能按照「量入為出」的規則決定每一個年度的預算花費,這等同完全封殺了民主政治運作中最容易掉入的陷阱- 永遠的赤字預算,寅吃卯糧,債留子孫。
中華民國的從政者常用的競選語言: 「為未來世代著想」。是真的嗎?
但是,新加坡為甚麼會有國債呢?既然是「量入為出」,怎麼需要借錢?矛盾。
我國的財政部使用國際間常用的「Government Debts/GDP Ratio」來衡量我國債的適切水準,並且屢屢拿來與比率高於我國的國家來比較,登錄在官網,安撫人心,其中一定會有新加坡,因為她的比率比我國高很多。很明白,我國財政部舉錯例子了。新加坡政府為了嚴格管理財政品質,杜絕弊端,甚至將國債發行後,資金如何流向都與其他政府收入完全分開!
這樣比較之後,該明白兩個國家財政部的差異有多大了吧?
再來看另一個真正為未來世代規劃的政府的例子。
看看挪威;2018.01.17,挪威財政部公告FY2018預算結果,同時宣導FY2019預算計畫。同樣的,在第一頁,開宗明義揭示國家財政最主要的精神與原則:
政府的經濟政策(Economic Policy)是「財富必須先創造,再來談分享」。
對人民負責的財政; 是確定預算花費按照「財政法」(fiscal rule)設定的限制內編列。
任何預算,源自我國豐盛的「石油資源」收入者,必須限制使用在有關智識,基礎建設,刺激經濟成長的稅率調降的需要上。
國家勞動力是國家的資產,因此,預算使用會以「持續促進人民工作機會增加」 同時「讓人民擺脫依賴社會福利的需要」為目標。
我國幸為天然資源豐盛的國家(石油),但是石油資源有耗盡,甚至被捨棄的一天。因此,自1990年所建立的「政府儲備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or used to be called Oil Fund)愈形重要。
以上精神與新加坡完全一致!唯一不同的是,挪威的天然資源之豐厚是完全沒天然資源的新加坡不能相提並論的。但是,當我們了解挪威法令如何規範她的「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The Fund)後,才真正嘆服這個國家治理團隊的心態以及決心!
挪威政府儲備基金The Fund為了未來世代致力於保障及建立健全財政。(資料照,作者提供)
「The Fund」總價值金額:USD 1兆(USD1,000,000,000,000)(12/2018)。
「The Fund」收入源:凡是源自「挪威石油產業」產生的收入必須全部納入基金。
「The Fund」的長期平均年收益率(Long term Average Return):3%。
財政法:根據以上收益率目標,每年由「The Fund」撥出的國庫預算:不得大於3%。2019年預算編列2.7%。
最後,再向大家解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科技大廠董事長光榮宣布退休前,交棒全新團隊,當時,為了強化公司治理,責成各單位主管訂定業務功能規章及守則。我負責中有一項是「外匯風險管理及執行 Foreign Exchange Risk Management Policy & Guideline 」。我初入社會的第一個經歷是在外商銀行,歷練了放款,交易室。深知外匯風險的可懼,以及人在處理它時的心理。因此,在我制定公司這項規章制度時,斟酌很久,決定放進兩個規則; 1. 任何「外匯交易銀行」的選擇及決定者:「總經理」2. 「全公司避險總金額」的決定者:「總經理」。我是財務長,外匯虧損責任是我負責,但是這兩項最考驗財務人員誠信的權力,我交出去,我不要,所以未來的接班人也不能上下其手,他要動手腳,他得面對「總經理」。我可以不圖名利,屏除誘惑,再以規章,制度來屏障因權力,私心衍生的風險是保護未來的經營團隊,股東,善良的員工。
中華民國財政圖表,近37年間有24年為赤字,其中14年金額超過千億。(資料來源:中央政府歲入歲出及融資查詢網)
中華民國政壇與財政
中華民國在過去的37年中,財政赤字達24年。(2008金融風暴後,資料顯示,2012-2017六年間,新加坡僅1年有赤字,我國卻全赤字,我國赤字自2009-2017連續9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債務自1999年的新台幣1.3兆暴增至2007年的新台幣3.7兆(總統陳水扁執政結束)!接著續增至2015年的新台幣5.2兆(總統馬英九執政結束),2017年已達新台幣5.36兆!蔡總統這任結束會是多少?
一念之惡,一念之善
由以上的分析比較,我國執政者對法稅改革聯盟的五大訴求不回應,太極門稅務冤造成的萬年稅單不撤銷的原因呼之欲出!
2018新年談話過了二年半,「超徵還民」成了齣鬧劇。法税聯盟幾年來訴求的是真正,根本的「法税正義」政府該去找為甚麼做不到真正法稅正義的問題核心?
明明國債自2000年一路暴增,還沒告訴人民接下來每年會是赤字還是盈餘? 國債還要增到多少?真正的,嚴肅的還民或還債,第一步就是「止血—停止赤字」,這第一步有打算做嗎?還是,根本沒打算要控制支出?
法税聯盟訴求的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法税正義」,政府的回應在哪裏?指標性的太極門冤案稅單不解決的根源是否就在這深陷於「民主政治通病--赤字財政陷阱」裡的,說不出口的黑幕中?
數十年來,太極門師徒從不間斷地為保存中華文化,發揚愛與和平,傳承禮儀而努力跑遍五大洲,獲得無數的國際殊榮。在自己國家,不論遭遇多大的冤屈,依法爭取到自己的清白,依法對萬年稅單向政府陳情。
其實,我們心中明白,政府的行徑再次證明「一切只在心態與態度」!目前狀況下,我國從政者的心態及態度是有問題的!只有開啟民智,訴諸民意,敦促執政者依良心正義建立典章制度,以國家長期財政穩健為目標,在人民允許的範圍內執政。法稅聯盟的另一任務就是開啟民智。這是我們國家惟一的希望。
(相關報導:
柯拉克旋風來去,台與美國務院確立對話管道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