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個美股暴跌、投資人輾轉難眠的周末!上周五(14日),美股再度重挫:道瓊工業指數大跌496點、跌幅達2.02%,標普五百指數下跌1.91%,納斯達克指數跌幅最重、達2.26%,三大指數回檔皆十分可觀。
隨著2018年即將告終,回顧過去,投資人這才發現,從2月、10月到12月,全球股市竟在1年內接連上演3次大跌戲碼,讓人感嘆,原來今年這麼不好過!
經歷將近10年漫長牛市後,全球資本市場似乎已經習慣美妙的日子,認為行情終將緩緩上漲,因此當市場再度遭遇劇烈波動,投資人驚慌之餘更要提防,因為這或許預示著2019年,我們將重新面對另一番劇烈變化挑戰?答案,是肯定的。
美股密集巨幅波動 金融海嘯後少見

攤開美股行情,便能清楚感受到全球股市已重新進入「風高浪急」的階段。以標普500指數單日振幅(當日指數高低落差除以收盤值)為例,今年指數的密集震盪,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2011年歐債危機,和2015年中國股災以來所僅見;另一方面,路透社統計也指出,標普500指數中有238檔成份股已經陷入跌幅逾2成的熊市,也印證了行情漲多必將休息的傳統智慧。
尤其要注意的是,以幅度計,前述3次重大國際事件,期間造成的股市波動,幅度都遠超過今年範疇,因而就長期而言,不排除當前變化只屬「小菜一碟」,真正上沖下洗尚未來臨的可能性。
「無論投資股票或債券,全年報酬率都是負值,今年真是很罕見的一年(a very unusual year),」世界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亞太區主動投資策略部主管貝琳達(Belinda Boa)指出,自1991年迄今,只有兩年出現「股、債雙殺」,可以想見今年的操作難度之高。他解釋,由於經濟動能見頂,原先持續拉高利率的美國聯準會,將提早結束升息循環,接下來的2019年,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已是市場共識,景氣降溫反而成為新的不確定因素。
央行縮表、貿易戰爭端 來年投資恐「荊棘滿佈」
除了成長趨緩,瑞銀財富管理投資長賀費爾(Mark Haefele)認為2019年全球資本市場還有貨幣政策收緊,盈餘增幅有限,政治挑戰不斷等多項特徵,與往年截然不同。舉例來說,隨著聯準會與歐洲央行(ECB)陸續結束量化寬鬆政策,全球各國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將出現金融海嘯後首次縮水;在此背景下,中國與美國企業如何降低債務槓桿,及義大利國債上升速度是否失控,將扮演來年市場焦點。
此外,地緣政治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力有多大,投資人已經充分領教,川普與習近平定下的90天緩衝期,將於明年3月2日到期,屆時中美貿易戰將如何主導市場,目前完全無法預期。
「投資人要準備好,這兩個大國間的關係變化,將繼續衝擊市場」,賀費爾進一步指出,從印度、希臘到加拿大,2019年都將舉行大選,同時,歐洲議會將改選,下一屆美國總統選戰也將在年底開跑,連同脫歐與否、迄今混沌不明的英國,來自政治面的變數,恐怕只能用「荊棘遍布」來形容。 (相關報導: 川普屢屢重砲抨擊,聯準會終於聽進去了?路透:美元最快或明年首季停止升息 | 更多文章 )
在全球處處是政經變數的情況下,何種資產才是資金的理想去處?今年10月,台股終於摔下維持一年多的萬點關卡,各種不確定性又將如何左右台股的走勢?首先,貝萊德與瑞銀兩大外資均認為,2019年股票仍將比債券更值得布局,貝萊德智庫就指出,目前接近底部的油價,將使得部份能源類股的投資價值浮現,而自由現金流強勁、資產負債表較輕盈的「優質型」(quality-style)企業,將是景氣高原期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