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們輸了一場戰役,但我們會從失敗中反省、再一次整隊出發,蘇貞昌院長輸過,所以他比任何人都知道,這一次我們輸在哪裡。知道輸在哪裡,就知道要從哪裡爬起來。」總統蔡英文介紹新任閣揆蘇貞昌時,直言不諱地提起前一場民進黨慘敗,不需要外界揶揄是敗選內閣、復仇者內閣拚選舉,小英自己先提敗選。
蘇能解決小英的懸而不決
這個被外界揶揄是復仇者的內閣,成員中就有台中市長連任失利的林佳龍、挑戰高雄市長未果的陳其邁,連蘇貞昌自己也在新北市輸了近三十萬票,這個經歷過失敗的內閣,如何在二○二○年大選反敗為勝?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妙以「指南針」比喻蘇貞昌。蔡其昌解釋,過去大家批評蔡英文對政策推動不太有「定見」,學者性格的小英往往希望徵詢、討論,事事周全,府院之間常常你問我、我問你,一來一往之間,外面謠言已經滿天飛,才會引發批評「蔡英文很慢、沒主見」。蔡其昌又說,換上蘇貞昌,外界說他急性子,但也可以說勇於任事、有行動力、有魄力,分工上,蘇貞昌可以幫蔡英文做很多決定。有了蘇貞昌這個指南針,相信民進黨不會再重蹈去年九合一大敗的覆轍。
蘇貞昌的「很急、很衝」,未上任就顯現,確認內閣成員留任意願後,蘇貞昌三天之內補滿所有部會缺額,最主要還是因為蔡英文在人事上妥協,相較於過往的閣揆林全、賴清德內閣人事都有蔡英文「手伸入」的影子,這次蔡英文幾乎放手讓蘇貞昌找人;蘇貞昌也少了當年唯我獨尊的做派,大方進用「英派」陳其邁、正國會的林佳龍,人事布局多了些包容與退讓,蔡、蘇互讓下,才讓人事在短短時間搞定。
莊瑞雄堅不接掌農委會
蘇貞昌自己就在首日的行政院臨時院會中透露,組閣過程總統全沒過問,「蔡總統真的都沒問我哪個人怎麼樣、怎麼樣,我也沒有寫一張名單去問她這個好還是那個好。」
蔡英文與媒體餐敘時則說,蘇貞昌組閣那幾天打過很多電話給他,彼此會討論大致的想法,他們有共識讓中生代有更多發揮的機會,但兩人也不會針對部會首長人選「一個一個溝通」,最後拍板決定是蘇,她也對最後教育部長潘文忠出線「覺得很意外」。
然而,內閣成員諮詢過程也非一帆風順,內閣損耗率高,也有被徵詢者直搖頭。
據瞭解,起初農委會主委一職,蘇貞昌看上的是屏東立委莊瑞雄接任,還能解決選區重劃後屏東少一席立委的爭議。不過莊瑞雄寧死不從,堅持留立委選區,最後才拉副主委陳吉仲上任。教育部長也是一波三折,立委管碧玲堅拒後,改找科技部長陳良基轉任,但陳思索後不願轉任,最後才找老部屬、蘇任台北縣長時期的教育局長潘文忠回任。
其實蘇貞昌的用人哲學,除了認定後快狠準,從他一二年擔任民進黨主席時,用人就展現派系共治路線,當時黨秘書長起用新潮流的林錫耀,副秘書長李俊毅、林右昌,一位是謝系,一位正國會。派系共治也展現在內閣部會布局,包括新任用的英系陳其邁、正國會的林佳龍,若再加上黨部謝系的黨主席卓榮泰和前扁系黨秘書長羅文嘉,整體頗有聯合作戰架勢。 (相關報導: 5年前即表態挺同婚!民團籲蘇貞昌堅守婚姻平權底線:不要把好好的「亞洲第一」變成遺憾 | 更多文章 )
內閣、黨部調好,府也將改組
除了分享權力,分散各縣市局處的蘇系人馬、前台北縣府團隊,也在蘇貞昌登高一呼下回歸。除了潘文忠還包括:當時副縣長張子敬接環保署長、子弟兵李孟諺則接任行政院秘書長。此外留任的政委林萬億、吳澤成都是當年台北縣府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