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卸任後,寫的春聯反而爆紅,去年加碼印製25萬份,馬英九辦公室今年再推出春聯影片,讓春聯的人氣更旺。馬英九在影片中扮演一日店員「馬大九」與「書促」,透過「打工換(毛)筆」,不但凸顯出馬英九的節省個性,也安排馬英九體驗服務業的辛苦,結合馬英九任內推動兩岸簽訂服貿協議的政績。
這支影片是由馬英九辦公室的幕僚發想,內容腳本都是辦公室年輕幕僚集思廣益而生,再透過「點子王」王偉忠執行影片拍攝與製作,前後僅花約半個月就完成。

馬英九與周美青的春聯在馬卸任後的這3年十分搶手,甚至在對岸的購物平台上都可以看到高價競標,展現馬英九在兩岸的高人氣。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表示,以往馬英九都會發送春聯,今年希望透過宣傳影片給支持馬英九的民眾一個驚喜,今年也製作「旺」、「福」、「發」、「財」等金豬福卡給民眾。

化身「馬大九」 打工換毛筆
馬辦表示,馬英九每年都會用毛筆寫春聯,但毛筆已經多年沒換,考量到馬英九很節省,就發想出讓馬英九化身「馬大九」,到書店去扮演一日店員,以「打工換筆」的方式汰換毛筆,同時推廣新書。
馬辦表示,馬英九任內推動兩岸簽訂服貿協議,因此,年輕幕僚構思讓馬英九去體驗服務業,也可以達到宣傳效果。
馬辦幕僚透露,馬英九拍攝當天是平日,原本很擔心這家位於永康街的傳統書店平日白天會沒客人,沒想到這家書店人潮不斷,還有不少日、韓觀光客。馬英九一開始喬裝路人在逛書店,就引起不少國外觀光客的注目。

扮一日店員 賣出30本馬新書
馬英九後來戴起帽子、口罩擔任「一日店員」與「書促」,不少人沒注意到,後來拉下口罩後被民眾認出,原本一直被拒絕的新書也開始一本接一本賣,現場開起一場小型簽書會,原本預計20本的額度不僅達標,還多賣了10本。
馬辦表示,事前與王偉忠談好,影片要真實呈現,不要有任何的演員,因此一開始馬英九在B1當路人時只能耐心等待,當店員賣書一直被打槍,發傳單更是被不少低頭族拒絕,但後來被認出來之後,民眾找馬拍照、簽名「蠻瘋狂的」,拍攝起來的效果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