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選舉是絕對民主」,來台觀看選情的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主任楊雅嚳向《風傳媒》表示,且與歐洲相似,候選人試著協商組成聯盟,還有中國以各種方式干預台灣選舉,是歐洲從此台灣大選中學習的2個重點。他強調,除了防止戰爭,捍衛民主也是歐洲首要任務。
楊雅嚳(Jakub Janda)2020年曾來台灣觀選,這次來台期間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強調,捷克媒體相當密切關注台灣大選,包括來自歐洲的許多新聞工作者來台報導,「我想這讓歐洲人更認識台灣政治及其民主是非常好的事」。他認為,歐洲可從此次台灣選舉學習2個重點。
楊雅嚳說,台灣選舉是絕對民主,「我強調在如何運作的程序上是真的民主」,且沒有很多印太國家有真正的民主選舉和公正政治競爭,但台灣真的擁有這些,並以理想方式運作,「這對我們而言很鼓舞人心」。他提到,候選人協商組成聯盟,即「藍白合」,這點也和歐洲類似。

楊雅嚳直言,他的台灣朋友覺得歐洲的選舉和政治太混亂,「可是我告訴他們,這就是民主」,因為這顯示沒有地方寡頭在幕後操作,把政黨當成傀儡,「我們知道這種事在東歐和巴爾幹半島地區很常發生」。他認為,可把混亂的政治當成良好訊號,因為其展現在務實情況下如何爭取人民支持權力。
楊雅嚳指出,中國如何介入選舉是歐洲自這次台灣大選可學習的另個重點,「看到真的很驚人」,像是中國共產黨以各種方法賄賂候選人,而台灣的《反滲透法》是其捍衛民主的良好訊號。他表示,中國刻意有所行動,顯然試圖脅迫台灣人民不要投給其厭惡的對象。
歐洲應視保護台灣民主為要務
「我只是很難過沒看到許多歐洲國家有所回應」,楊雅嚳強調,向中國抗議,要求停止介入台灣選舉、施壓台灣是歐洲國家應做的事,且應做更多來保護台灣的民主,並引用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2023年6月在歐洲價值高峰會的致詞內容:「我們身為歐洲人,要保護台灣進行安排的民主。」

楊雅嚳表示,歐洲政治人物大多時候都只談台海穩定,基本上防止戰爭顯然是我們要做的要務,「但我認為要加上現任捷克總統(帕維爾)公開說的,保護民主安排,你們政權本身擁有和你們確實在台灣想要的民主,而中國正試圖破壞」。另外,帕維爾恭賀台灣人民在總統大選的民主運作。
根據捷克通訊社(ČTK)報導,帕維爾有信心與台灣的關係會延續下去。我國外交部14日稱,帕維爾是首位公開祝賀的歐洲國家元首。楊雅嚳16日在社群平台X寫道,這是帕維爾第4度就歐洲對台政策做出外交突破,前3次為與我國總統蔡英文通電話、公開表明想見面,並和我國外長吳釗燮出現在同場合。
2023年1月30日,時為捷克準總統的帕維爾與蔡英文通電話,之後在X平台表示:「我也表達希望未來有機會,親自和蔡總統見面。」問到見面一事,楊雅嚳說,帕維爾公開或私下都有提到此事,且理想上是在捷克首都布拉克會面,「我真的希望這樣的總統互動能發生」,也希望和5月上任的台灣新總統互動。 (相關報導: 專訪》「香港正發生緩慢且令人窒息的戰爭」 瑞典議員主張這麼做嚇阻中國犯台 | 更多文章 )

至於部長級官員訪台,楊雅嚳直言,希望2024年會有捷克政府官員來訪,或許會出現政府部長互動的新常態,且這已經有過例子,像是2023年11月我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正忠和捷克科學研究創新部長蘭瑟德洛娃(Helena langšádlová)在布拉格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