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1914年,英國探險家薛克頓帶領團隊前往南極,但船隻在2015年2月受困於南極流冰,並在同年10月沉沒。棄船逃生後,薛克頓該如何帶領團隊在南極求生?
在極端特殊或令人喪氣的情況下,透過「可視化領導」(Visible Leadership)甚至可決定這趟逆境,最後是成功或是失敗。
本書個案的主角薛克頓其實非常了解箇中道理,或許這也是他撐得起「逆境領導者」這個稱號的原因:他每每在危難時,總是會讓團隊成員「看」到他的出現。
薛克頓刷「存在感」的事蹟,散落在這趟700多天旅程的各個時刻。例如:在「堅忍號」將沉之際,薛克頓最後一個離開船隻,並在眾人的目光中,揮舞軍旗,高聲大喊,意圖激勵人心,展現意志力。
又例如,棄船後,人員和物資緊急撤到冰上的第一個早上,薛克頓冒險跑回「堅忍號」,硬是把沉重的油桶從冰水中撈上來,為的就是可以生火煮出熱牛奶,將熱牛奶送到每個帳篷、每個人手上。除了遞送溫暖,也希望他的出現讓成員有安定感。
我們縱然不必刻意模仿薛克頓,但每位領導者都必須知道,在逆境中,領導者的出現必須有鼓舞人心、提升士氣的效果。領導者的出現就像是個符號,符號意味著某種意義。這樣的意義,在逆境中要特別說明:它可以讓成員放下個人私慾,提醒自己縱然在生死之際,仍應展現心靈層次的高尚。
刷存在感的兩個重點
但,「可視化領導」的操作,有兩個重點:1. 情境必須極度特殊;2. 領導者的回應必須有極大張力。
兼具作家及記者身分的菲利普.卡普托(Philip Caputo),在暢銷書《最殘酷的夏天:美國人眼中的越南戰爭》(簡體中文書,原文A Rumor of War),描述越戰時期他擔任美國海軍中尉的真實經歷。他在書中細膩地寫了一段美軍行軍時被敵人突襲的現場,輔以其他隊員的視角,為我們提供「可視化領導」的絕佳案例:
「我和我的整排軍隊在行進時,突然遭遇自動步槍的猛烈射擊。只見子彈擊中樹木,撕碎樹葉,折斷樹枝,刹時,海軍陸戰隊員個個驚慌失措,直覺且慌張地向看不見的目標猛烈開火,我眼看大家用盡全力把彈匣清空⋯⋯這分明是浪費子彈!
⋯⋯我當時並沒有特別感覺害怕,事情實在太突然了⋯⋯或許,我其實是嚇呆了吧。身為中尉,我承認我腦筋一片空白。
但就在這時候,我聽到排長坎貝爾(Campbell)的聲音在我的上方和後方響起。我看到他喊著:『停火,你們這些傻瓜,給我停火!』
這位排長完全無視自己身陷險境,不顧自己安危,反而讓兄弟們回過神,也總算把指令給聽進去,停止再繼續浪費子彈。這時,卡普托總算有機會重整軍隊,而得以帶著弟兄躍出樹叢,最終,拿下勝利。
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百貨(Walmart)創辦人山姆.摩爾.沃爾頓(Samuel Moore Walton),就經常以「可視化領導」,讓員工了解「行動力」的重要性。
他會無預警地造訪全美各地的沃爾瑪商場,有時候,他甚至一天會拜訪十家店,就為了讓員工知道,他和員工一起奮戰,也意圖拉近和團隊的關係。
例如,有一次沃爾頓半夜兩點半醒來,買了一盒甜甜圈去倉庫卸貨區和工人分享,並問他們對公司有什麼建議。
另有一次,他突然跳上沃爾瑪半掛式卡車的駕駛座,駕著卡車跑了100哩,只為了親自體驗沃爾瑪的運輸系統。
HP創辦人比爾.惠利特(Bill Hewlett),也是以「可視化領導」,讓員工了解「彼此信任」的重要。
有一天惠利特經過某個部門時, 注意到一個小細節—倉庫的門用掛鎖和鎖鏈鎖了起來。惠特列看到後,生氣地拿一把大鐵鉗立刻剪斷鎖鏈,然後把鎖鏈放在部門經理的辦公桌,旁邊留了一張字條:「這可不是我們做事的方式。我們信任員工。」
戈登.博求恩(Gordon Bethune)曾任美國大陸航空(Continental Airline)的執行長,他在1990年代早期剛接手大陸航空時,也曾刻意使用「可視化領導」。
當時,美國大陸航空在前十大航空公司的服務形象,敬陪末座。這對依賴回頭客再次搭乘的大陸航空而言,無疑是致命的傷害。他透過和幾位員工對談,發現公司嚴格要求同仁必須遵照服務手冊做事,如果不從就處罰。在飛機上的服務也要求一板一眼,公司甚至還規定要用某些特定顏色的色筆記錄服務動作(例如倒水、供餐、回應燈號等);記錄不完整,也罰。博求恩發現如此沒有彈性的顧客服務,行之已久,某些大陸航空的主管甚至對這套發展已久的SOP沾沾自喜。
對一個剛上任的CEO而言,要改變一個僵化的組織文化特別難,但博求恩決定趁此危機來做個大事。
某天,他要求團隊帶著公司發的服務手冊,到一個開放式停車場集合。博求恩到場後,沒說什麼,大家只看到他也拿著一本服務手冊,逕自往一個55加侖大的汽油桶走去。博求恩撕下自己的服務手冊,丟進桶子。接著,他大聲地要大家也走過來,把手冊也都丟進桶子裡。告一段落後,博求恩當著大家的面,往桶裡倒入汽油,接著火柴棒一點,只見成堆的手冊立刻在汽油桶內形成火球。
博求恩想傳達一個訊息:不要盲目地使用手冊,重點是活生生的顧客。大陸航空的每個人,應該使用智慧,為了顧客,為了公司,選擇做對的事!
領導者有時需要刻意演出
故事回到薛克頓第二次南極的「寧羅德之旅」,那次是薛克頓領隊,進行他人生第一次帶隊遠征。在不得不回程時,薛克頓及另外4人的食物已經極度短缺,勉強配乾肉餅及馬肉果腹,但,這點食物哪夠果腹?薛克頓走到懷爾德旁邊,拿出一個當天配給的小餅乾,要懷爾德收下。這件事情讓刻意對薛克頓保持距離的懷爾德,心生感激,並且向上帝發誓,他將以忠心回應,且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刻。
這是來自「可視化領導」所營造的力量 :情況已經如此險惡,跨不過去就是死路一條,而他,竟然還可以不顧自己,照顧別人,成全團隊!
在這裡,我要把後面的故事,提前在這個章節說一說。因為,個案的後續發展中,三艘小船必須下水,在南極海域裡,航向離他們超過1,200公里的象島(Elephant Island)。
在這段可說是人類最大苦難的逆境之旅,薛克頓刻意將自己安排在最大一艘救生船「凱爾德號」,引領另外兩艘救生小船。他站在船尾,面向後面兩艘船的成員,且讓船隻之間相隔夠近,讓大家可以看到他的身影。這樣做除了讓另兩艘船確認行進的方向外,最主要是在展現他的堅毅力。
在這趟怒海航行裡,攝影師賀理的連指手套在划船時掉了。薛克頓見狀,毫不猶豫地脫下自己的手套,遞給賀理,堅持他把手套戴上。賀理拒絕了,只見薛克頓拿著手套,做勢往海裡丟,逼賀理收下。眾人看到這一幕,震撼於薛克頓的自我犧牲,尤其在事後,得知薛克頓的小指頭受到嚴重凍傷,更是備受感動。
一位領導者不需要辯才無礙,不需要靈巧好動,即使是安靜內斂的性格,也都能夠操作「可視化領導」。
你覺得這是「刻意操作」嗎?你覺得這樣做很「假」嗎?
但這樣有心為之的舉動,卻有鼓舞士氣的大作用。特別是當眾人在面對生死交關、突如其來的危險,已經完全心力交瘁時,此舉很可能是扭轉結局的關鍵。
作者介紹:張敏敏
CEO高階經理人御用顧問、中華OGSM目標管理協會理事長、JW智緯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佳音電台「職場輕鬆學」主持人兼節目製作、商周CEO學院領導學程「變革管理」課程顧問、中國歐萊雅集團CSR顧客服務關係與管理顧問、商周名家專欄「敏敏校長的管理學」作者。
擁有美、日、法商的工作經歷,職場超過18年的實戰經驗,橫跨培訓、行銷、銷售三大領域。擁有美國、法國講師認證,權威領域涵蓋策略執行、領導管理、教練引導、說服溝通等,授課企業橫跨國際級科技電子產業、汽車、金融、時尚等企業。
暢銷著作包括《拒絕職場情緒耗竭》、《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OGSM變革領導》、《絕對成交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