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衝突三方會談 白忙一場落幕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中)安排俄羅斯總統普京(左)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會面,然而兩人貌不合、神更離。(美聯社)

為化解烏克蘭東部戰亂、俄羅斯與烏克蘭邊界衝突,烏克蘭、俄羅斯、歐盟三方會談26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Minsk)的獨立宮舉行,然而並未達成任何具體協議,烏克蘭東部戰事持續擴大。

這場會談由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作東,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艾許頓(Catherine Ashton)主談,哈薩克總統納札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作陪。俄、白、哈三國已締結關稅同盟,此次會談也是以關稅同盟的名義召開。

被叛軍俘虜的烏克蘭政府軍(美聯社)

盧卡申科在會談結束後告訴媒體,本次會談為解決烏克蘭危機盡了最大努力,但鑑於問題的複雜性,局勢積重難返,各方未能就緩解危機達成任何原則性和技術性協議,也淆磋商出任何解決單一問題的步驟。

盧卡申科同時表示,四位總統和歐盟官員都同意必須緩和衝突局勢,釋放俘虜,解決與難民和人道主義援助相關的問題。

即將前往東部戰場的烏克蘭志願軍,抱著寶貝女兒告別。(美聯社)

普京在當天的會談中表示,俄羅斯一貫尊重任何主權國家的人民作出的自主選擇,尊重各國形成自己的政治生活,不反對任何主權國家間結成的軍事和經濟聯盟,但是俄方「希望這些行動不要損害其他同樣正參與國際事務的國家的利益,並且讓別國付出代價。」

波羅申科則表示,烏克蘭目前採取的解決東部危機的方案是務實的,國家統一是停止流血衝突、保證東部動亂後重建工作的唯一基礎,希望各國給予支持。他說,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努力不會給俄、白、哈關稅同盟國家的經濟帶來任何不利影響,相反會促進關稅同盟的自由貿易。

自去年11月以來,烏克蘭是否「脫俄入歐」的爭議,引發國內政爭暴亂不斷,最終導致親俄派政權垮台,基輔當局外交經貿政策轉向歐盟,東部俄裔與說俄語居民對此大感不滿,發動武裝叛亂,莫斯科方面也搧風點火,併吞克里米亞、窺伺烏克蘭東部。

烏東重鎮頓內次克硝煙處處(美聯社)

烏克蘭日前在距離叛軍大本營頓內次克(Donetsk)50公里處俘虜10名俄羅斯傘兵,坐實了國際社會對於俄羅斯援助烏東叛軍的指控。俄方則聲稱這些軍人是誤闖烏克蘭邊界。普京26日面對記者追問時,仍堅持同樣說法。

烏克蘭東部親俄勢力亟欲依循克里米亞前例,脫離基輔中央政府,加入俄羅斯。在莫斯科大力支持之下,烏東叛軍已經與政府軍鏖戰4個月,至少造成2200人死亡,40萬人流離失所。俄羅斯也因此付出遭到西方經貿外交制裁、經濟出現衰退的代價。

烏東戰事這兩天延燒到東南部的新亞速斯克(Novoazovsk),政府軍與叛軍以火砲互轟,基輔當局並指控「俄羅斯傭兵」參戰。先前情勢尚稱平靜的新亞速斯克,位於亞速海(Azov Sea)東北岸,是從烏克蘭黑海大港馬里烏波(Mariupol)通往克里米亞的必經之地。烏克蘭當局表示,馬里烏波兵力軍備充足,無懼叛軍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