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揭仲專欄:共軍第三支航艦戰鬥群對國軍防衛作戰的三大衝擊

中國海軍第一艘配備電磁動力彈射系統的航空母艦福建艦啟動海試。(微博)

中共海軍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號,已於5月8日完成首次、為期8天的海上航行測試,對航艦的動力、電力等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質進行驗證。估計福建號的海試作業還需進行一年多,如果順利,將於2025年末或2026年初正式加入中共海軍服役,屆時中共將擁有三支航艦戰鬥群。

在福建號出海實施海上航行測試的消息傳出後,立即引發各方的關注;而討論的重點多聚焦於福建號與美軍航艦在性能上究竟孰優孰劣。但國人真正該關注的,應該是當中共的第三支航艦戰鬥群成軍服役後,對共軍武力犯台與國軍的台澎防衛作戰,所可能造成的影響。

可常態性於台灣東部海域部署航艦戰鬥群

當中共海軍擁有三艘航艦時,理論上就能做到一艘在港口維修、一艘率戰鬥群進行訓練、一艘率戰鬥群在任務海域巡弋;在南海原本就是中共航艦戰鬥群主要訓練海域的情況下,另一支航艦戰鬥群常態性部署巡弋的海域,應該就是台灣東面的西太平洋水域。

換言之,當中共擁有三艘航艦時,就有可能在一年中的絕大多數時間內,隨時都有一支航艦戰鬥群在西太平洋戰術位置巡弋。

此一新態勢,對國軍台澎防衛作戰所可能造成的衝擊,包括:第一,國軍或美軍無法在共軍航艦戰鬥群進入西太平洋前,就先在各戰略水道進行截擊;第二,國軍與美軍無法從共軍航艦的行動,獲得共軍即將開戰的警訊;第三,國軍海空軍在台灣東部的戰力保存區,將直接暴露在共軍航艦戰鬥群的遠程打擊火力前,甚至使國軍台澎防衛作戰的基礎,都有可能鬆動!

喪失在各戰略水道攻擊共軍航艦的機會

在共軍還只有遼寧號與山東號二艘航艦時,其航艦戰鬥群每年前往西太平洋巡弋或演訓的天數並不多;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港口、第一島鏈內中國大陸近海海域,還有南海活動。

在第一島鏈內的近海海域太過狹窄,使航艦戰鬥群無法展開,南海離台灣本島主要作戰區又過遠等情況下;若中共航艦要在武力犯台作戰的關鍵階段中,發揮關鍵作用,就勢必得從中國大陸沿岸的東海穿越宮古海峽,與從南海海域穿越巴士海峽或巴林坦海峽,以突破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並占領重要的戰術位置,來打擊國軍在台灣東部海域與陸地的戰力保存區,同時準備應付美軍可能的干預。

當共軍航艦戰鬥群嘗試從宮古、巴士與巴林坦等海峽突破時,由於這些戰略水道的洋面比較狹窄,導致航艦戰鬥群的遠距防空能力,因為艦隊無法展開而受限,使國軍攜帶空射魚叉反艦飛彈的F-16系列戰鬥機、或搶在共軍潛艦之前先進入「伏擊區」的國軍潛艦、甚至水面艦隊的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就有可能趁共軍航艦戰鬥群還在這些戰略水道時,發動攻擊;且成功的機率遠高等共軍航艦戰鬥群順利進入西太平洋開闊水域,並展開成防禦圓陣時。

同時,依照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構想,當共軍開戰後,前者也不排除會利用快速部署至第一島鏈各重要位置的反艦飛彈,對嘗試從前述戰略水道突破的共軍艦隊發動攻擊,以阻止或遲滯共軍。 (相關報導: 風評:蔡英文臨去秋波,是給阿扁的大禮還是司法的炸彈? 更多文章

然而,若共軍可常態性、甚至不間斷地在西太平洋部署航艦戰鬥群,則國軍、甚至美軍想利用共軍航艦戰鬥群穿越前述戰略水道、還無法展開的脆弱階段,就對其發動攻擊的構想,恐將付諸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