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觀點:寫信給賴清德何志偉─伽利略障礙仍在嗎?

賴清德總統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會並與各國議員合影。(美聯社)

賴清德總統就任後,對兩岸關係輪流釋放出「求同」和「求異」的訊息。

上月底持續出現:7月20日,在金門成立「行政院處理試辦通航事務金門行政協調中心」,由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宣示:「政府有決心、有100%的善意,推動兩岸正向、雙向健康交流。」

7月21日:賴清德總統在民進黨全代會演說,文字上其實沒有超過從前的說法,但在公開場合,全程使用閩南語,刻意區隔的用意十分明顯,也被反對者解讀為正式表態宣言。我參加過第一代黨外領袖黃信介在「來來大飯店」「臺農大樓」…召開的公開會議,他的閩南語應該比國語輪轉,但我聽過他提醒發言者:今天各地方來的朋友很多,如果可以,請盡量用國語發言,以尊重大家。

7月30日:賴清德總統在「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會,推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這個組織名稱就具備針對性,并不隱藏是「第二次冷戰倡議組織」,甚至是企圖形成政治經濟圍堵的組織。令人困惑的是,賴總統在民進黨全代會強調的第一點,就是「揭穿臺灣是反攻大陸基地的錯誤」,配合該標語當時的歷史背景,應該就是指臺灣當年參與圍堵大陸是個錯誤,而他在演說中卻是積極參與圍堵組織。

賴總統雙手各指向一般人會認爲不同的2條路,經過2個多月,當前賴總統的25%支持者,與15%的反對者,合計40%的人民,已經共同認定他就是「求異」了,是用模糊來遮掩他的定見。

有35%的人民,根本懶得理他是求異還是求同,只要食衣住行可達基本需求,更不會有想像中的戰爭從天上掉下來。

但還有10~25%的人民,期望他有一種大智慧,能夠創造出模糊中的整合,同時實現求同與存異。

這種大智慧,就是能夠傾聽出於科學分析的建言。

行為可科學預測●20年後已印證

解嚴後,我們曾有許多科學證據提供給各方政治領導人物參考,包括:韓國瑜、吳敦義、陳水扁、連戰、馬英九…他們有沒有聽到?願不願參考?造成了不同的後果。

在2年、8年、20年後,聽不聽的效果都已經出現。證明因為沒聽,傷害了自己、國家、甚至人類。幸而當初也都有留下書面記錄,這些人類行為的實驗,值得我們檢討深思。

領導者高處不勝寒,許多人都有話對他們說,從中央權貴到升斗小民。唯當前資訊過量,客觀上也許聽不到、也許聽不了、也許不知道怎麼篩選;主觀上也許拒絕聽、也許聽不進、也許聽了以後不願參考。

我在7 月初,2 次寫信到總統府的「寫信給總統」信箱,將本專欄的建言提供給賴總統參考。就回信觀之,顯然是沒有上達。

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和我也算有師生關係,所以最後再盡一次人民的責任告知,即使再轉達不到,也做為4 年後可印證的記錄。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柯文哲困境─圖不了天下利 更多文章

我的去函如下,信尾並附給總統府處理人員的訊息。

何志偉●曾經見證不可置信的實驗

何副秘書長好:

您在政大攻讀EMBA 時,我是《如何在Google排行榜‧排到全球第一》課程的老師。

您在班上參與實驗、表現傑出,且是極少數在課後和我進一步討論者,我們很有緣分。

您在現場見證了「不可置信,但是實現了」的科學實驗結果,證明人類的行爲是可以潛移默化的。

賴總統多次講話,有人認為是同時指向「求異」或「求同」的不同方向,但仍有可能並行不悖。由《Google排行榜實驗》可知,只要旋轉座標,從另一個維度上觀察,以上2 個原來不同方向的箭頭,是可以指向同一個目標的。唯屬於「機率知識」,門檻很高。

我們在課堂上也談到伽利略等多個例子,一個新科學思想發起時,大眾很難瞭解。但參與實驗的人,可以感受。

以下幾篇出自科學分析的建言,敬請賜閱並轉請總統參考。

期待您是伽利略,賴總統是牛頓,實現賴總統宣示要促成兩岸和平繁榮的新境界。

*建言目錄與網址

炮彈變金彈─蔣經國能,賴清德也能!

賴清德成為「偉大總統」的方法論

陸美和則天下和•唯臺灣可作調人

為何大陸人民一定會自主向前走?金字塔的解答

敬祝安康!

----

總統府執事先生好,

副秘書長和我有師生之誼。

我認識的副秘書長喜歡直話直說,故敬請直接回復是否已轉交副秘書長辦公室。

敬請不必回復如「依法辦理」等不明確訊息,以避免誤會。

感謝!

20240613-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右)13日陪同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率考試院長被提名人周弘憲、副院長被提名人許舒翔及考試委員被提名人拜會立法院長韓國瑜。(顏麟宇攝)
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右)陪同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率考試院長被提名人周弘憲、副院長被提名人許舒翔及考試委員被提名人拜會立法院長韓國瑜。(顏麟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