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美競爭 文章列表
#
中美競爭
約 1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科技
經濟
韋安觀點:中國「新三樣」─川普VS習近平另一場「美中貨幣隱形大戰」!
「當『新三樣』替代『舊三樣』:中國新能源革命會重塑世界秩序?」 「一邊是石油美元防線,一邊是新能源攻勢:川普與習近平另一場世紀博弈?」
韋安
2025-05-10 07:00
新聞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民營經濟」成中美博弈變數 中國學者:台商應審時度勢尋轉機
備受外界關注的《民營經濟促進法》將於4月27日在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上審議相關草案,此前該法案一度在今年中國兩會上「難產」引發外界猜測。近幾個月來,中國消費市場有短暫恢復的跡象,這樣的回暖態勢多是政府層面透過貨幣政策進行推動。對於民企來說,能否遏制住行政違法現象的發生是所有穩定的營商環境的前提,也是眾多投資者觀察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田暢
2025-04-23 18:26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商業
經濟
觀點投書: 台積電長期投資的變數
台積電是許多台股投資人的首選,覺得他穩定而且有強大的競爭力,縱使遇到景氣的波動還有短期的風浪,但是長期仍會回到基本面的價值,而目前台積電在先進製程領先全球,而且差距不小,所以短期如果大幅下跌反而是長期買進的良機。
劉宗夏
2025-04-21 06: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徐勉生觀點:台獨會不會使台灣變成監獄?
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KishoreMahbubani)日前在社群媒體表示,如果台灣繼續走向台獨,那麽台灣不但不會變成一個獨立國家,反而會變成一座監獄。馬凱碩此說的根據為何?台灣會不會真的變成監獄?頗值深思。
徐勉生
2025-03-28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川普2.0尋求「幹掉中國」 趙春山:習近平對台灣有感情,美國也不會「棄台」
川普(DonaldTrump)2.0即將上台,其將對世界帶來的衝擊,仍是熱議話題。有別於一般對於川普「不可預測」的觀察,資深學者趙春山認為川普是「亂中有序」,未來4年將「大破大立」,對中國的目標不只是競爭,還要把對方「幹掉」,尋求中美之間「有我沒你,有你沒我」。
張鈞凱
2024-12-07 22:11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大國博弈》台海戰爭近期爆發?米爾斯海默:美國將確保台灣不會宣布獨立
台海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以及倘若發生衝突,美國是否會介入?這些關鍵問題一向備受全球關心。美國著名學者米爾斯海默(JohnMearsheimer)判斷,台海近期內不太可能出現「熱戰」,而且美國將會盡其所能確保台灣不會在形式上宣布獨立。
張鈞凱
2024-09-27 08: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大國博弈》「烏克蘭已經輸掉戰爭!」 米爾斯海默:中美競爭看不到放緩的跡象
中東烽火連天,俄烏衝突亦未停歇,美國總統大選已然開打,世界充滿著更高不確定性。以「攻勢現實主義」聞名的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Mearsheimer)近期接受專訪,針對俄烏衝突、中東危機以及中美關係等議題做出研判。他認為烏克蘭已經輸掉這場戰爭,俄羅斯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就算川普(DonaldTrump)上台也無法叫停戰事;此外,他也指出目前看不到中美競爭放緩的跡象。
張鈞凱
2024-09-24 21:59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過度「親美」失去命運自主權 蘇起:台灣成為引爆中美衝突的「扳機」
中美地緣政治競逐激烈程度與日俱增,台灣位處兩大地緣板塊擠壓最前沿,其扮演的角色可謂舉足輕重。蘇起認為,2016年台灣百分百靠向美國,並完全切斷兩岸溝通後,失去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力,便成為了引爆中美衝突的「扳機」,倘若「去扳機化」不成,兩岸與中美對話都走不通,「武統」即為解決問題的「最後手段」。
張鈞凱
2024-09-11 21:35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VIP
大國博弈
「西方治世」時代走向尾聲 馬凱碩:大多數國家不會承認「台獨」
美國總統大選牽動地緣政治變化與中美博弈局勢,台灣何去何從的命題在此情勢下顯得越來越重要。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Mahbubani)提醒,世界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西方治世」時代正在走向尾聲,台灣很有可能成為被犧牲的棋子,如果推動「台獨」,大多數國家不會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張鈞凱
2024-09-11 18:13
新聞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蘇利文強調臺海穩定,臺灣如何在中美競爭中保護自身利益?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近日訪問中國,與中共外交部長王毅進行「戰略溝通」,雙方針對多項國際及區域議題進行討論;這次會晤重申了美國對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關切,並再次強調美方對印太地區盟友安全的承諾,每次中美高層會晤,臺灣議題都是焦點之一,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並將臺獨視為威脅,而美國則強調維持現狀,確保臺海和平的穩定;這次會晤中,雙方針對臺灣問題的立場再次明確,並展現出兩國在此議題上的深刻分歧,透過分析這次會議,臺灣應注意中美之間的動向,並思考未來如何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中保護自己的利益。
三毛
2024-09-02 0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劉君祖專欄:不明晦─世局乾坤挪移,戰爭不可盡免
八月上半去大陸東北旅遊,名曰「鮮卑文化之旅」,先飛哈爾濱,往西北經大慶、齊齊哈爾、呼倫貝爾到滿洲里,再東北行經根河、塔河最北至北緯五十三度的漠河,夜視極光後,復沿黑龍江經黑河、五大連池返回哈爾濱,全部車程約四千多公里,這已創了過去九年多參與同一團體壯遊的次高紀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雄心仍在,酷暑長征還真是有些辛苦勞頓。回想半世紀前年少輕狂,也曾負重行遠芒鞋頻登台灣中央山脈及雪山山脈的絕頂,還迷途絕糧險些遭困的鮮明經歷,世界形勢乾坤挪移之鉅,不免感慨係之。
劉君祖
2024-09-01 05:50
國際
政治
兩岸
VIP
大國博弈
「習近平讓中國更強大!」 新加坡學者:中國至少還會繁榮100年,中美競爭將會加劇
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Mahbubani)近日出版回憶錄《活在亞洲世紀》(LivingtheAsianCentury),他在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專訪時,對於中國前景與中美博弈提出了最新的判斷。馬凱碩自稱是一名「瀕臨絕種」的「中國樂觀主義者」,他看到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已變得更強大,並預期中國文明至少還會繁榮100年。但他也強調,永遠不要低估美國,中美競爭在未來10年到20年將加劇。
兩岸中心
2024-08-13 16:58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中日在太平洋角力 島國只求能「自在游泳」
為期3天的太平洋島國峰會週四(7月18日)於東京正式閉幕。本屆會議,18個南太平洋島國領袖齊聚東京,主題聚焦氣候變遷與安全保障議題。
德國之聲
2024-07-19 21:30
VIP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哥大論壇》「不認為中國準備好犯台」 美國漢學家黎安友:但這情況就會動武
針對美國和中國競爭及台灣潛在衝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13日在「哥倫比亞論壇」直言,不認為中國已準備好攻打台灣,也無法在不摧毀台灣晶片產業情況下贏得戰爭。該校人類學教授孔邁隆則說,當美國愈強力挺台,中國就更會孤立台灣,所以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要團結。
簡恒宇
2024-07-13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美國晶片出口禁令發威 中國在AI競賽恐居劣勢
受到美國出口禁令影響,中國的科技公司傳出晶片短缺導致運算能力不足,這些企業正在限制人工智慧(AI)相關服務。這種對晶片進口的依賴,可能會使中國科技業於AI競賽處劣勢。
中央社
2024-06-29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國財政部擬新規 限制在中國投資AI、晶片、量子計算領域
美國財政部周五(6月21日)公布了一項擬議規則,限制和監督美國在中國的人工智慧、計算機晶片和量子計算領域的投資。
德國之聲
2024-06-23 11:0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大國競爭」是美國外交政策圈共識 應對中國崛起卻有4種聲音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競爭在過去數年已拓展至各領域,美國芝加哥大學副教授波斯特撰文表示,「大國競爭」是美國外交政策建制派的共識,但對於應對中國崛起,實際上可分為4個陣營,包括主張要贏得競爭及和善看待中國野心等立場,可是無法先知道哪個方法能有效達成目標,同時避免最糟狀況。
簡恒宇
2024-06-22 15: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經濟
大國博弈
預測川普2.0政策》經濟衝擊比安全影響大 仍會給台灣外交軍事支援
美國將於11月舉行總統大選,共和黨預計由前總統川普參選,基於他之前任內採取外交政策,美國盟友和亞洲的理念相近國家對他可能回歸感到憂心。德國智庫專家海杜克與達斯共同撰文稱,川普若重返白宮,台灣應會繼續得到外交及軍事支持,而亞洲國家在經貿領域面對的衝擊會比安全領域大。
簡恒宇
2024-06-15 13: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歐洲無法在美中台衝突置身事外 荷蘭專家建議做這3件事
面對潛在的台海衝突及美國和中國競爭加劇,歐洲目前採取和美國捍衛國際法規,同時試著與中國保有互利關係。不過荷蘭智庫「海牙策略研究中心」專家撰文強調,當美國注意力轉向太平洋,歐洲的脆弱和對美國的依賴將顯露無遺,因此歐洲必須準備協助嚇阻中國、強化區域韌性和分擔美國壓力。
簡恒宇
2024-04-13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這些因素讓賴清德受到政治約束 中國政協委員賈慶國:兩岸關係可能維持不獨不武狀態
關注中國的電子報《漢化》整理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賈慶國近期專訪內容,其中他認為,我國總統當選人、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受到政治約束,對兩岸關係影響有限,而中國會持續推動和平統一,並直言若美國前總統川普勝出,中國會很難理性又務實地和他往來。
簡恒宇
2024-03-24 11:0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