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二代健保 文章列表
#
二代健保
約 2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財經
理財
股利超過多少要扣稅?報錯多繳10萬稅金!一文看懂如何申報最省稅
每年5月報稅季,很多投資人會收到「股利所得憑單」,尤其你若投資台股、公司有發現金股利,你就必須思考股利報稅如何申報最省稅?
廖嘉紅
2025-04-01 15:34
風生活
職場
2024年終獎金什麼時候發?年前離職還領的到嗎?7大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農曆過年即將來臨,不少人好奇2024年終獎金何時發放、年終獎金要不要扣稅?年前換工作的人也會擔心,離職是不是就領不到年終了。另外,公司沒發年終獎金到底有沒有違法?關於年終獎金最常見的疑問,將在本篇一次解答。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1-11 06:00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今天募集最後一天!00933B銅板價輕鬆入手,殖利率比金融股更高
有新的月月配ETF募集即將到達尾聲。9月25日開始募集的國泰10Y+金融債ETF(00933B)不僅用1萬5千元還能買到一籃子債券,還可以月月領息。未來有望參與美國聯準會降息行情,享受利息、價差兩邊賺的優勢,今(28)日是00933B募集最後一天,有意參與的投資人可把握時間。
陳奕劭
2023-09-28 11:52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想月領2萬元股息,00919、00929哪一檔所需本金較少、CP值最高?專家分析選股邏輯給答案
00919宣布,未來四季配息不低於0.54元,換算8/25收盤價,年化殖利率將近11%,投資人若要月領2萬元當被動收入,需要多少張呢?與近期突然爆紅的人氣ETF00929相比,誰CP值比較高?
方格子 Vocus
2023-09-14 09:30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台灣人愛存金融股,其實金融債更香!法人點名ETF黑馬,月月配息還不用二代健保
台灣人熱愛存股,金融股更是許多人的心頭好,但法人指出,觀察過去15年間,全球金融股殖利率約3.2%,其中銀行股約3.8%,金融債則有5.1%,目前10年期投資級金融債更是近6%,由此來看,「金融債其實比金融股還香!」
林彥呈
2023-09-12 15:18
VIP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不是脫下烏紗帽才敢譙 楊志良當署長就曾開地圖炮罵「立委跟監委都很爛」
8月28日台灣幾乎都被郭台銘參選總統的新聞淹沒,然而這股郭董參選新聞潮,卻沒將27日楊志良的「家暴說」──楊志良說「台灣有家暴是因為沒辦法修理蔡英文」淹沒,新聞繼續延燒到28日,由於楊志良是在幫郭台銘站台的場合講出這些話的,讓意氣風發要宣布參選總統的郭董都不得不出面回應。而楊志良第一時間還拒絕為自己的話道歉,讓新聞又多延燒半天。
李彥謀
2023-08-30 09:1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他不解00878為何那麼多人買?分析5檔熱門高股息ETF後發現,這1檔表現更勝台股大盤
「新國民ETF」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ETF成長快速,近日受益人數超越0050、0056,躍升台股第1大,集保結算所最新統計,截至上周五00878受益人數為98.5萬人,即將突破百萬大關。對此,一名網友觀察,0056、00878配息資訊與股價走勢,發現這兩檔高股息ETF的投資績效差強人意,讓他好奇「不知道買的人是看上哪一點,還是純粹人多跟風比較安心?」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3-28 00:37
風生活
健康
健保4月將調漲,看診一次恐破千!部分負擔新制費用懶人包一次看,輕症衝大醫院貴300元
民眾就醫最關心的健保部分負擔制度,近日健保署宣布最新進度,部分負擔調整將由藥品、急診為最先調整,新制預計最快4月上路。健保署指出,未來將分2階段實施,第1階段由門診藥品、急診部分先上路,且藥品調整為基層院所領取慢箋第1次一律免收部分負擔;第2階段則將針對檢驗檢查收費與退費機制討論。
優活健康網
2023-03-06 18:34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靠存股翻身致富,只是別人的成功故事!理財專家:投資高股息ETF前,須注意4件事
最近有不少人決定要開始學習投資理財,這當然是好事,前兩天和一位年輕人聊天,她也提出了這個問題:「姊姊,我也想要開始存股,你覺得如何呢?」我就問她,你想存股是為了什麼呢?她愣住了,顯然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那也沒關係,有投資理財的想法絕對是好事!只是若要做的好,最好有一個明確動機會比較好,不然就要邊走邊調整囉。
橙實文化
2022-10-25 00:5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楊志良觀點:遲遲不漲的健康捐,是否捐掉了癌友的一線生機?
我國建立完整的健保制度,就是為了要保障全民治療疾病的權利,但並非所有病友能及時獲得新藥的治療。癌症惡化速度之快,但癌症新藥納保審核卻要花費730天,病友等不到健保新藥只能自掏腰包,但經濟拮据的家庭怎麼辦?健保已經好幾年收支不平衡,若不擴充財源想引進新藥根本窒礙難行。若健康捐可以微幅調漲,在不增加政府與全體民眾負擔的情況下,或許有機會看到曙光。
楊志良
2022-08-15 14:3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保險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什麼?如何計算、免扣繳身分有哪些…完整懶人包一次看
每年1月31日前企業需要完成年度薪資所得申報外,還有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須計繳。補充保費必須由企業(投保單位)自行計算,區分公司內部、外部人員,報稅部分又分成應稅和免稅的薪資項目,因此計算、申報上十分複雜,且未依規定扣繳又會有相關罰則,相信每到年底人資們一定十分頭痛!
518職場熊報
2022-01-26 18:53
風生活
職場
2022年終獎金何時發?3大最常見QA一次解答,領超過這金額不僅會被扣稅、還要繳保費
年終獎金何時會發呢?又辛苦熬過一年了,相信不少整天喊著要換工作的夥伴,到了此時此刻也都會選擇放慢腳步,並盤算著今年大概能領到多少年終獎金;而若沒有符合心中「那個數字」,再來做進一步打算。不過,法規中有明訂公司一定要發年終獎金給員工嗎?通常又是哪個時間點,才能順利看到年終入帳呢?
518職場熊報
2021-11-24 10:43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當沖稅減半,為何長抱好股的人反被多收費?專家質疑:股東跟房東比較容易生病?
除息/權季到了,有個長輩問了我一個問題:「我知道股利超過2萬元要課健保補充費,如果我某股票股利是21,000元,那是針對超過部份課稅,還是21,000元全部都要課稅?」這個問題,坦白說我從未想過,主要還是因為我台股部位不多,基本上都是亂槍打鳥。但作為財稅系畢業生的我直覺反應是,應該只針對超過部份課稅(這其實是一種費用),否則會造成市場扭曲。
李華驎
2021-08-27 07:4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存股族必知》中信金、玉山金…一張表看懂25檔金融股,存超過幾張要繳2.11%二代健保費
自110年1月1日起,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由1.91%調漲至2.11%,而起課門檻一樣為單筆達2萬元(含)以上。其中股民最關心參與除權息所拿到的股利所得,只要單筆給付達2萬元(含)以上,一樣需要扣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對於手上動輒有上百張股票的大戶來說,如果想要參與除權息,這筆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可是逃不掉的,只能換個角度想就當是捐錢做公益囉!但是若不想被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又想存多檔金融股分散風險的朋友,就需多多注意買入的「張數」是否達需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張數唷!
M I N 理財生活札記
2021-05-03 15:14
新聞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選填公費醫學系?
你應該知道的是:作者認為,公費醫學系畢業生服務年限若由六年改為十年,在政府財政短絀情況下,基層醫療人力短缺、勞逸不均情況只會更加惡化,因此選公費醫學系,恐怕不是聰明的選擇。
賴奕菁
2020-11-13 06:50
新聞
國內
調查
VIP
白色巨塔尊嚴戰!自付差額上限一出點燃醫師怒火 醫材爭議只是導火線?
健保署日前公告民眾自付差額醫材上限實施日程,卻因引發眾多醫師熊熊怒火喊卡;不少人納悶,醫材售價是醫院訂的、差額也是醫院收的,醫師為什麼要這麼生氣?問題出在台灣醫師遍地血汗,而健保給付給醫師的診察費、手術費卻長期嚴重偏低,導致許多醫師對健保的不滿積壓已久。又此次新制上路前健保署宣導溝通不良,甚至誤導部分媒體暗指自付差額醫材的利潤有大部分進了執刀醫師的口袋,才引發白色巨塔掀起尊嚴之戰,殊不知事件至此已然失焦。
黃天如
2020-06-22 09:00
風影音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下班投資學】台股殺盤緊酸?用3招照領年中獎金!除權息長短雙賺15%套利術!
台灣正式進入解封,新冠肺炎來到後疫情時代,太平洋另一端的美股之所以能驚驚漲,不外乎川普可能有新一輪的經濟措施,但對於台灣來說,近期股市的重大事件就是除權息,本週節目由理財達人阿斯匹靈以及風傳媒財經主編周岐原,帶你一起了解為什麼美國暴動對於美股並沒有什麼重大影響,再來進入台股除權息的探討分析,最後進入分析面以及避稅建議,本週就由籌碼達人阿斯匹靈以及風傳媒財經主編周岐原帶你進入財經的世界。
下班投資學
2020-06-12 18:0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新新聞》取得健保費調漲正當性,先節流除弊
根據健保民調:「請問你個人有浪費過健保資源嗎?」「請問你身邊親友有人浪費健保資源嗎?」承認自己浪費健保資源的僅一成,卻有八成認為身旁親友浪費。結論就是:「浪費資源的都是別人,絕對不是我!」但這很可能不是事實,而是人性。
黃天如
2020-03-04 15:00
新聞
公共政策
「罕病兒有藥卻沒得用!」罕病新藥重重卡關,臨床醫師指出關鍵問題在於⋯
罕見疾病一直以來因人數少、聲音小,用於治療的藥物與食品的研發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經費,廠商往往不願投入開發、製造或引進,直至美國、歐盟等國家先後推出孤兒藥法案(OrphanDrugAct)後,罕見疾病治療藥物才有加速的進展,而台灣身為全世界第五個制定罕病法的國家,近年來藥物許可證核發和納入健保給付的腳步放緩,也讓罕病團體和醫療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心急不已。
葉滕騏
2018-03-07 16:35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二代健保逐筆扣繳「擾民又落伍」 綠委籲改由年度所得計算
去年底馬政府雖然將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門檻自5000元調升至2萬元,但還是有不少問題。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莊瑞雄、施義芳與王定宇今(12)日召開記者會。莊瑞雄指出,政府用逐筆的方式課徵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擾民又落伍」,這種政策補釘不是長久之道;王定宇則稱,希望政府可以將逐筆扣繳的方式改由以年度來計算,這樣才可以看出哪些人的年度所得是屬收入較低,並思考這些人是否可以免課二代健保。
陳耀宗
2016-10-12 13: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