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以哈衝突 文章列表
#
以哈衝突
約 5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川普百日》軍事與經濟凌駕一切,國際特赦組織:川普是人權倒退嚕的「超級加速器」
美國總統川普在29日迎來第二任期就職百日,同一時間,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International)發布年度報告,直指川普的外交政策正在加劇全球人權惡化的趨勢。報告指出,川普政府讓軍事與經濟利益凌駕於人權與外交之上,並打壓多元與包容價值,全球民主體制與普世人權正面臨重大威脅。
吳辰君
2025-04-30 08:30
風生活
即時
世界
停火談判破裂!以軍狂轟加薩釀400死「滿地屍袋」納坦雅胡這句話將引爆「全面戰爭」?
以色列與哈瑪斯的停火協議正式破局,以色列軍方18日再度對加薩發動大規模空襲,造成超過400人在攻擊中喪生,當中包含50多名兒童和28名女性,而以色列國防軍(IDF)也證實,攻擊行動是基於總理納坦雅胡與國防部長卡茲的指示,目的是摧毀哈瑪斯的軍事設施,並迫使對方釋放人質。
王宇薇
2025-03-20 11:20
新聞
國際
軍事
紅海戰事升溫:葉門遭美軍47波轟炸,川普為何下令向胡塞武裝發動大規模空襲?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15日下令美軍對葉門境內、由伊朗支持的叛軍胡塞武裝(Houthis,又稱「青年運動」)發動大規模空襲。截至17日中午,美軍已執行至少47次轟炸行動、造成53人死亡(包括5名兒童);預計攻擊行動將持續數天。對於川普為何要下令胡塞武裝發動攻擊,《美聯社》16日提出3大原因:
李岱青
2025-03-17 14:21
新聞
國際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 新帝國時代來臨,大國意欲瓜分世界
1945年,贏得二戰勝利的同盟國齊聚舊金山起草聯合國憲章,該憲章為全球新秩序奠定了基礎,有助於防止另一場世界大戰。憲章宣稱,所有國家享有平等權利,不得再「使用威脅或武力,侵害任何國家之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美國時任總統哈里・杜魯門(HarryTruman)對與會代表說,「大國的責任是為世界人民服務,而不是要主宰世界」。
Yaroslav Trofimov
2025-02-12 10:30
VIP
國際
歷史
大國博弈
川普的「接管加薩」計畫被罵臭頭,但《經濟學人》認為「他的確說對了幾件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4日晚間突襲宣布美國將接管加薩走廊,使其成為中東的「海濱度假村」,並表示要讓200萬名巴勒斯坦人遷出這片土地。此言論不僅震驚全球,就連許多共和黨人都感到意外。儘管川普的計畫簡直是天方夜譚,但《經濟學人》6日指出,他對加薩的看法也不完全是錯的。
李岱青
2025-02-07 17:22
新聞
國際
軍事
加薩停火協議正式生效!人道援助恢復、以軍退出加薩,以色列與哈瑪斯開始交換人質
加薩停火協議在周日(1月19日)台北時間17點15分正式生效,比最初計劃推遲了近三小時。延後的原因是哈瑪斯方面沒有及時提交停火第一階段釋放的人質名單。據悉,這份名單包括三名被綁架的女性。
德國之聲
2025-01-20 11:30
新聞
國際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2024年全球大事記:戰爭、總統大選、人工智慧
1月1日:日本發生地震
William Power
2024-12-23 14:2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鄺卓睿觀點:辛瓦之死,戰爭終結的轉折點還是深淵的開端?
哈馬斯領導人辛瓦(YahyaSinwar)在加沙南部的特爾蘇丹(Telal-Sultan)衝突中被以色列軍方擊斃,成為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中的另一個關鍵轉折。然而,辛瓦之死是否意味著和平的出現,還是加深暴力的開始,仍然引人深思。
鄺卓睿
2024-11-06 07: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以哈戰爭週年》恐怖攻擊論述翻轉,全球譴責以色列大屠殺、反猶聲浪再強化
去年10月7日哈瑪斯在以色列境內發動恐怖攻擊,造成約1200人死亡、另將250人扣為人質,引爆以哈戰爭。一年過去了,這場戰爭仍無法終止,以色列的反擊從加薩走廊擴及到約旦河西岸、黎巴嫩和伊朗,仇恨壟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整個中東地區也面臨擴大衝突的陰影,像一場無法醒來的噩夢,只有仇恨勝出。
劉俞妗
2024-10-08 20:27
新聞
國際
以哈戰爭週年》哥倫比亞大學與紐約示威人潮再現
以哈戰爭爆發一週年,美國各城市和校園7日出現支持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等示威遊行,逾千名支持巴勒斯坦及停火的民眾在紐約發起遊行,今年春天爆發激烈抗爭的哥倫比亞大學學生示威再現,校方禁止外人進入校園。
中央社
2024-10-08 10:1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30張照片回顧以哈戰爭一週年:超過4萬人喪生,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伊朗均捲入戰火
去年10月7日,哈瑪斯在以色列境內發動恐怖攻擊,造成約1200人死亡、另有250人被扣為人質;以色列則誓言要將哈瑪斯「從地球上抹除」。此後以軍實施了數千次空襲和地面攻擊,至今造成超過42,000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害,加薩走廊超過190萬人流離失所。對巴勒斯坦人而言,這無疑是最具毀滅性的一場戰爭,為什麼哈瑪斯還要發動攻擊?這一年來圍繞著加薩走廊又激化了哪些衝突?
李岱青
2024-10-08 09:43
新聞
國際
以哈戰爭周年》駐台以色列辦事處「再一次,看見希望之光」藝術展
以哈戰爭滿1年,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在10月3日至13日於光點台北舉辦「再一次,看見希望之光」藝術展,透過以色列與台灣藝術家創作的繪畫、動畫與影像等藝術作品,進一步了解以色列人民如何化悲痛為力量,度過這場尚未見到盡頭的戰爭。
王秋燕
2024-10-08 09:2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劉燕婷觀點:BB Call爆完換對講機,以色列即將北伐黎巴嫩?
9月17日,上千台呼叫器(又稱BBCall)在黎巴嫩境內爆炸,導致至少12人死亡、超過4,000人受傷,其中多數是黎巴嫩真主黨成員,傷者還包括伊朗駐黎巴嫩大使亞曼尼(MojtabaAmani)。
劉燕婷
2024-09-21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劉君祖專欄:不明晦─世局乾坤挪移,戰爭不可盡免
八月上半去大陸東北旅遊,名曰「鮮卑文化之旅」,先飛哈爾濱,往西北經大慶、齊齊哈爾、呼倫貝爾到滿洲里,再東北行經根河、塔河最北至北緯五十三度的漠河,夜視極光後,復沿黑龍江經黑河、五大連池返回哈爾濱,全部車程約四千多公里,這已創了過去九年多參與同一團體壯遊的次高紀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雄心仍在,酷暑長征還真是有些辛苦勞頓。回想半世紀前年少輕狂,也曾負重行遠芒鞋頻登台灣中央山脈及雪山山脈的絕頂,還迷途絕糧險些遭困的鮮明經歷,世界形勢乾坤挪移之鉅,不免感慨係之。
劉君祖
2024-09-01 05:5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賀錦麗川普爭奪搖擺州 穆斯林選民怎麼選
2024年美國大選,逐漸進入白熱化爭奪階段。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賀錦麗(KamalaHarris)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川普(DonaldTrump)爭奪的焦點是7個關鍵搖擺州。其中,鐵銹帶三州之一的密歇根是美國穆斯林人口最集中的州,該州的20萬阿拉伯裔選民很可能決定大選的勝負。歷屆美國大選,誰拿下了搖擺州或者多數搖擺州,誰就可能最後贏得美國大選,成為美國總統。
林宇廷
2024-08-25 05:3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台灣半導體請出「救世主」 土耳其救災報恩還傳授秘密無人機作戰技術
「不對稱作戰」在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中證明可戰,在2024年520新舊政權交接後,新任國防部長顧立雄也定調,未來我國防戰略將朝不對稱作戰發展。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中絕對是代表性的不對稱作戰武器,目前烏克蘭平均每個月因為戰爭損失1萬台無人機。但我們有無人機、人家也有無人機,難道打仗時就是硬碰硬?
張曜麟
2024-06-11 08:4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文化
重磅專訪
大國博弈
專訪》美國霸道對上中國王道的博弈 汪榮祖:美國走下坡,中國占上風
中美關係成「大國博弈」態勢,幾乎已成世人共識,包括拜登(JoeBiden)政府對中國電動車開啟的新「貿易戰」,以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今(2024)年2月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一席「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可能會在菜單上」論調,更讓眾人深信中美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Trap)或「新冷戰」之中。不過,著名史學家汪榮祖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則抱持不同看法,他認為中美之間與其說是意識形態之爭,不如說是文化的隔閡,也就是霸道與王道的區別。
張鈞凱
2024-06-06 08:20
新聞
國際
軍事
以色列提加薩停火三階段方案 關鍵要素一次看懂
美國總統拜登5月31日公布以色列提出的加薩(Gaza)停戰三階段提議,其中包括雙方停火,以及釋放遭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扣押的人質。
中央社
2024-06-01 17:0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以色列的中國建築工人─年薪破百萬
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戰爭已經持續了7個月,但大多數外國工人都堅守在以色列的工作崗位上。在與幾位中國建築工人交談後,就不難瞭解他們的立場,而我想大多數人也都會這麼做。
徐鈺萍
2024-05-26 05:40
VIP
政治
賴清德驚濤駭浪中就職 新政府國安人士揭應戰心法
賴清德將於5月20日就職總統,內外局勢驚濤駭浪中,新政府國安人士揭露賴未來處理內外議題的基本態度,以及其520就職演說,將闡述的穩健、自信、負責、團結國家等想法。
楊舒媚
2024-05-18 10:00
1
2
3